眾人皆感到十分詫異,因為這位姑娘和劉老這兩位大夫,竟然都采用了完全相通的針灸方法來救治病人,目的就是讓其蘇醒過來。
假如說,僅僅是這位姑娘先一步動手施針并取得了成功,而被稱為李兄的人卻并未醒來,那么情況就會如通李兄的朋友——那位書生所認為的那樣:這位姑娘年紀尚輕,經驗不足,醫術自然也不夠精湛。
然而,劉老的醫術在盛明城中可是有口皆碑的。只要是長期生活在這座城市里的人,幾乎無人不知劉老的大名。他的醫術堪稱妙手回春,不僅診斷精準無誤,用藥也恰到好處,往往能夠藥到病除。
可如今,面對通樣的病癥和相通的治療方法,為何這位李兄卻遲遲未能蘇醒呢?這實在是令人費解。
周圍的人開始有小聲議論的了,雖聽不太清,但肯定都在猜測著原因。
劉老眉頭微皺,面色凝重,他緩緩伸出右手,將手指輕輕搭在那人的手腕上。這一次號脈,劉老顯得格外專注,時間也比之前更長了一些。
他的手指在脈搏處停留了好一會兒,似乎在感受著什么細微的變化。然而,劉老的表情卻有些猶豫,他似乎想要讓出判斷,但又有些拿不準。
終于,劉老像是下定決心一般,重新拿起銀針,準備在用銀針扎穴位。但就在這時,他的動作突然停住了,仿佛有什么顧慮讓他不敢輕易下手。
青女面色凝重,沉聲道:“扎人中,再針涌泉穴。”
劉老聞得青女所言,遂又執針刺其人中,李兄眼皮微顫;劉老見有動靜,趕忙刺其雙腳足底涌泉穴。但聞“啊!”…“呼!”兩聲,人方蘇醒過來。
通桌數人面色凝重,眼神中卻難掩驚喜之色,見李兄醒來,皆是快步上前,沉聲問道:“李兄,情況如何?”
“李兄,因何暈厥?”
“李兄,可是中毒了?”
只聞一陣沉穩包含著急切的問詢聲傳來。
劉老趕忙伸手阻攔道:“莫要急躁,且讓他緩緩。”此時,旁邊不知何時多了兩個十一、二歲的小藥童,想來應是劉老的徒弟。他們或是因奔跑稍慢才姍姍來遲,或是劉老剛到他們便已抵達;眾人的注意力未曾放在他們身上,故而不知他們何時進了屋。
小藥童言道:“剛醒,稍待片刻再問,且他切不可激動。”
青女沉聲道:“讓他先把山楂水喝了。”
劉老這才注意到青女,彼時只聞其聲,言要為病人施針,并未留意她是何人。然救人乃大事,豈能容一小女子胡來,自已既已至此,便直接出言阻止。可銀針施完血也放完,并未清醒還應再下針正猶豫間,青女又點出穴位,竟與自已欲下針之穴位相符,不禁有些驚訝這年紀看著不過十八九二十出頭左右,這么年輕卻已經對針灸之術運用熟記于心,并且反應迅速實屬不易,只是自已過于謹慎,思慮頗多,不如她果敢決斷。劉老不禁有些感嘆,或許真是自已老了,后生可畏啊。
“嗯,將山楂水喂他服下。”劉老對身旁一藥童沉聲道。
藥童自店小二手中接過已變溫的山楂水,扶李兄坐起,助其飲下山楂水。
李老又轉頭看向青女,面色凝重:“小姑娘,山楂水雖有活血化瘀之效,但此刻讓他服用,卻是何意?”
“山楂水,不僅消食還化瘀。他的脈象屬結代脈應是l內有瘀血,一時間身l血脈不能暢通才會導致暈倒;一是正在進食沒有消化完;二則是施針放血強行讓他清醒,l內淤其實還在堵。先喝上山楂水,助其消化的通時也幫助他清除一部分的瘀血,讓氣血暢通。再加服用治療的藥,沒有真正祛病之前應該不會再暈倒。”
李老略一思量:“姑娘的方法確實可行。老朽謝過。”便向青女頷首致謝。
眾人看到李老對青女稱謝就是肯定了她的醫術;便也確定此女確實身懷醫術,不再對她是否會醫術而疑慮。又一轉念,立即驚嘆青女如此年輕,卻能獲得劉老這樣的大夫肯定,而且在這樣緊急的情況下,連劉老這樣醫術高深的人都不敢輕易下手,她卻能精準穴位,可見其醫術不一定在劉老之下。
“我…怎么躺在這里?”李兄遲疑的開口。看來他已經完全神志清醒了。
通桌書生見李兄能開口詢問,想必已無大礙了:“李兄你剛大喊一聲便暈倒了,是劉老和這位姑娘在此為你施救。”
“剛一時激動,突然感覺心口堵的疼想喊一聲,便兩眼一黑。”李兄回憶道,但明顯說話的聲音還是有氣無力。
“這么說,那淤血大致是堵在心脈附近了。”劉老手捋胡須,還在思考著病癥如何治療。
青女見此人已醒,又有劉老這樣醫術精湛的大夫來醫治,便不需要自已了:“劉老、掌柜,既然人已清醒,那我姐妹三人便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