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存生態
戰略方向的改編,就意味著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內原本應該是歸屬于放生戰略的一些相關部門都會因此而改編。
有人要面臨解除勞動合同,有人也會因此升職。
等到這份戰略被確定,那迎接而來的必然是整個行業內都要重新調整。
就像是現在的一些繁殖中心,是存在一種專業的放生飼養員的。
他們就是為了一些動物的放生而進行專業的訓練。
一旦戰略方向出現改變,那就意味著這些飼養員都將會被取消掉。
而共存生態這條戰略,其實出現的要比如今放生戰略更早。
不過當初投票的時候,這項戰略以微弱的優勢輸給了放生戰略。
所謂的戰略,看似復雜,實際上解釋起來也很簡單。
共存戰略其實本質上就是人和動物共同生存,就像是現在很多地區存在著一部分經常下山找人類討要食物的動物一樣。
這種共存生態其實就是為了構建這種地方,以救助站為定點,進行區域性動物投喂。
雖然這種方式會極大的增加工作量,讓動物保護工作變得更為繁瑣。
但一旦建立起來,不管是擴大種群數量,還是人和動物的和平相處都會走到一個和現在完全不同的局面。
周教授看了一眼手機上的消息,隨后也緩緩開口。
“當年,我和老范都是支持共存生態的人?!?/p>
周教授的話讓唐晚晚的遺憾經頓時就亮了起來。
“那教授你們當時的最終設想是什么?”
“按照當時的想法,如果共存生態圈能夠實現的話,最終目標就是郊區化,農村化飼養?!?/p>
所謂的郊區化,農村化,其實本質上就是建立一個個類似于現在救助站這種地方,確保一定范圍內的保護動物都可以接收到人類的投喂。
這種生態模式,會讓動物在大多數時間是處于野外生存的模式,但不管是食物不足還是生病,都可以到這種救助點去尋找人類。
甚至于建立起來的這種生態區,在很大程度上都可以取代動物園的存在。
這些經過了訓練再度放生的動物,基本上是沒什么對于人類的攻擊性。
喜歡,就可以到這些生態圈里嘗試去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