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久,縣太爺才回過神,搖頭嘆氣:
“我輩讀書人,向來只知‘入則孝,出則悌’是圣賢之道……”
“可今日才知,今日方知……”
“原來‘孝悌’只是,而非終點!”
天下讀書人,皓首窮經,所求為何。
無非是做個品行端正的君子,光耀門楣,福澤鄉里。
做好孝悌,便是君子。
這是千百年來,所有讀書人根深蒂固的認知。
可這篇文章的最后一句,卻像一道撕裂黑暗的閃電,照亮了一條前所未有的道路。
它將個人的德行修養修身,與家族的興旺齊家,再推向國家的治理治國,最終指向蒼生的安寧平天下。
這不是空泛的道德說教。
而是一條清晰無比,層層遞進,通往圣賢之境的通天大道。
為天下所有讀書人,指明了畢生奮斗的方向。
這是為讀書人立道啊!
不遠處,崔皓的目光越發疑惑,縣太爺與主考官的表情就像話劇一樣在他面前生動表演。
從欣賞到贊嘆到失神再到震撼。
最后是一種朝圣般的敬畏。
兩人的反應,比看他的文章時給出的反應要強烈百倍,千倍。
究竟是什么樣的文章,能讓兩位主事官,失態至此。
能表現出朝圣般的謙卑。
就在這時,主考官教諭終于回過神來。
他盯著那張考卷,又看了看眼前的盧璘,嘴巴一陣哆嗦,最后口中吐出三個字。
“傳天下。”
“傳天下??”
崔皓聞言愣在了原地。
他出身博陵崔氏,自幼飽讀詩書,比任何人都清楚這三個字的分量。
大夏文道,文章詩作,自有評級。
出縣,可令一縣文人爭相傳閱。
達府,能使一府之地文氣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