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子期剛剛將如山般的卷宗搬到自已的桌上,整個巡捕房的空氣就仿佛被一只無形的手攪動了。
起因是一份報紙。
《申報》。
今天的頭版頭條,用觸目驚心的黑色大字寫著——《申城夜幕下的鬼魅:七日七人離奇失蹤,警界無能為力!》
一個名叫林晚秋的記者,用她那支比手術刀還要鋒利的筆,將整個上海灘的恐慌與無助,血淋淋地剖開在了所有市民面前。
“……從富甲一方的王買辦,到風華絕代的舞女莉莉,再到掙扎求生的車夫阿四,身份的天壤之別,卻迎來了通樣詭異的結局——人間蒸發。現場無痕,動機成謎,仿佛一只看不見的魔爪,正在我們沉睡時,肆意挑選著它的下一個祭品。”
“我們的巡捕房在哪里?我們的正義又在哪里?當市民在恐懼中顫抖,當流言蜚語甚囂塵上,我們只看到了沉默,和令人絕望的無能為力。難道,要等到這鬼魅敲響我們每一個人的家門時,才能等來一聲遲到的警笛嗎?”
字字誅心!
這份報紙像病毒一樣在警局內部傳閱,每一個看到它的警員,臉上都火辣辣的,像是被人當眾扇了一記耳光。
“這個叫林晚秋的記者,嘴巴太毒了!”
“她懂個屁!這種案子怎么查?跟鬼打架嗎?”
“上面已經打電話來罵了三次了,說我們是飯桶!”
怨聲載道,人心惶惶。
李探長將報紙狠狠拍在桌上,雙目赤紅,那上面屬于林晚秋的署名,幾乎要被他瞪穿。
他知道,這篇報道一出,警局就被架在了火上烤。
破不了案,他們將成為全上海的笑柄。
方子期平靜地拿起那份報紙,逐字逐句地看著。
他沒有憤怒,眼神中反而流露出一絲奇特的贊許。
這個林晚秋,是個聰明人。
她懂得如何煽動公眾情緒,懂得如何用文字制造漩渦。
在現代,這種人被稱為“輿論領袖”。
在這民國,她就是一支能殺人于無形的筆桿子。
這既是巨大的壓力,也是一個絕佳的舞臺。
方子期放下報紙,心中已然明了。
他不僅要破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