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劉浩看來,張紅旗和趙鐵柱這哥倆,說起來也是有正式工作的,雖然他們沒上過一天班,但工作關(guān)系擺在那,這個假不了。
沈陽的街上,眼下不缺出攤的小販,賣個吃喝啥的,更不缺走街串巷賣小零碎的。
可那是大家伙覺得沒必要往嚴(yán)里管,不代表這些情況沒理由管。
咋說呢,現(xiàn)在這個年月,投機(jī)倒把還是一項列入法律條文的罪名。
那些想要賣房子的人,寧愿賣不出去,也不樂意和這樣的人扯上關(guān)系。
不是歧視或者其他什么緣故,純屬惜身,別說冒什么風(fēng)險了,就連名聲都小心維護(hù)。
做小買賣的人有先富起來的嗎?
指定有昂,還不老少呢。
但國家政策一日不變,這些人就得一日東躲西藏,也是誰都沒招的事情。
而這幫賣房子的,則對這個東西最為敏感,換成普通人,哪怕是普通工人,可能都不在乎,但是他們不行,那是一點也不敢疏忽大意。
房子閑置,不會招來麻煩,可一旦賣給了不妥當(dāng)?shù)娜耍婢褪怯绊懣纱罂尚 ?/p>
還是那句話,眼下是一個并不缺乏舉報信的年代,越是文化水平高的地方,舉報信越多。
而張紅旗和趙鐵柱他們那個清泉縣林業(yè)局的正式工作,眼下就顯得格外可靠了。
對于賣房子的人而言,人家建設(shè)兵團(tuán)改制之前就入職了,這身份絕對沒啥問題。
以眼下的條件,別說賣房子了,你就是給閨女說個姑爺,也是靠口耳相傳的方式來回打聽。
信息傳播真就不方便,建設(shè)兵團(tuán)認(rèn)證的,不比你自己個兒瞎打聽靠譜?
有了穩(wěn)定的正式工作打底,其余都好說了。
說句不太中聽的話,這樣的身份,即便今后買房人出現(xiàn)了什么問題,賣房子的也能撇的干凈。
人家連正式工作都有,是有單位有組織的人,這樣的同志我憑什么不能相信?
他出了問題,是他們單位沒關(guān)注沒把控好,我哪能知道他是這樣式兒的人?
這里頭的彎彎繞,不是身處其中的,真就是品不出來味道。
張紅旗和趙鐵柱在有工作單位的前提下,還能一下子拿出足夠的錢,又樂意買,這些條件湊在一塊,對于眼下這個年月而言,真就是太不容易了。
有工作單位的人,都在等著單位分房子,同時,手里大概率也存不下這么多錢。
能存下的,這些錢指定還有其他大用場,舍不得拿來買房改善居住條件。
而能存下又沒有其他大用場的,大概率看不上這種房子,人家有更好的選擇。
也正是這樣,才會讓那片區(qū)域的房子陷入到一種很尷尬的局面。
清楚底細(xì)的人,都覺得這房子真不賴。
可一旦談到自己買,頓時就全打了退堂鼓。
“吶,情況就是這么個情況,那房子是可以到房管所改名字的。
買下之后,就是你的了,和集體、單位啥的,都沒啥瓜葛,將來誰也收不走。”
劉浩因為自身性格和所干的營生的因素,方方面面的人認(rèn)識極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