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梭的無人機在農場掀起的熱潮,活脫脫就是三十年前兵團連隊買回第一臺電視機時的情景再現。
那會兒,老馬叔還記得,整個兵團農場上百號人擠在露天廣場那里看見那臺還帶點雪花的電視機播放的《西游記》,那種萬人空巷的盛況。
如今這架會飛的鐵鷹,儼然成了新時代的標志物。
而胡梭也從村民嘴里的紈绔子弟,變成了“到外面讀過書的,眼界就是不一樣。”
起初還圍著無人機扔杏核的巴郎子們,如今個個踮著腳站在院墻外,看胡梭調試機器時,眼里的光都仿佛在透過無人機看見新時代的光。
可是,村民們偶爾提出的要求,則讓胡梭有點感覺“甜蜜的負擔”。
“小胡啊,你那大鐵鳥不是能居高臨下嗎?就幫你老馬叔,我看看,俺家的雞都將蛋給下到哪里了?”老馬叔搓著粗糙的手掌,指著自家后院,于他看來,母雞嗷嗷叫之后,就應該下蛋了,然而光聽聲音沒見蛋,該不是被路過的狐貍給叼走了吧。
“盡量,盡量——”對于如此雞零狗碎的請求,小胡往往盛情難卻。
無人機一片升空后,機翼上的雞毛還沒有散去呢,就看見草垛后藏著的一窩泛著淡青色的雞蛋。
這下,老馬叔的羊皮帽子都笑歪了。
這老馬叔還怪好的,找到自己雞窩了,還不讓給胡梭母親捎幾個。
為此,無人機還為村民“定制”了不少的新功能:例如金睛火眼的瞅瞅那棵果樹上長了蟲子,又例如給牧民們數羊。
新科技和畜牧業的結合,是胡梭自己也沒有想到的。
“小胡,能不能讓你的鐵鳥幫我看看,那群不聽話的羊又跑哪兒去了?”一天牧羊人阿德力提出了如此的請求,他本來對于科技是完全不感興趣的,估計是聽了巴太對于無人機技術的吹噓。
胡梭也只能硬著頭發在草原上空飛了一場。
青草如海,找那么一頭走丟的羊,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低空掠過羊群,無人機機翼嗡嗡的聲音直接將領頭羊給嚇到了河里。
這下,胡梭看著又闖禍了,有點囧。
在降噪處理這一塊,他還沒有想好呢。
然而牧羊人阿德力非但不生氣,反而哈哈大笑:“這下好了!你的大鐵鳥將它們趕到河里,它們自己洗干凈了,省得我趕去河邊!”
想到這里,胡梭的心里酸酸的,村民們開始接納他和他的無人機了,因為接納,所以才能包容他們的不足。
那場沙塵暴,胡梭的無人機一戰成名之后,甚至在兵團農場的青年們掀起了一陣科技的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