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眾人矚目的時候,試飛員‘郭振東’已經上了飛機。
大家都知道,試飛要開始了。
這架專門改裝的殲-6,將作為彈射救生系統空中彈射。
之所以選擇殲-6而不是殲-5,自然深受因為殲-5并非超音速戰斗機,殲-6戰斗機才是。
這一款目前被正式命名為‘殲-6彈射試驗機’,便是以殲-6戰斗機進行改裝。
陳羽帶頭研制的彈射座椅,現在被命名為‘hty-6’彈射座椅。
在殲-7改進行正式定型、批量生產之前,將會進行平飛、俯沖、滾轉、俯沖拉起、倒飛、大速度彈射試驗,從而確保‘hty-6’彈射座椅是能夠滿足技術要求,從而裝備在殲-7改、殲-82上面,為飛行員提供最后一道安全保證。
在中國,飛行員是拼了命都想保住飛機,覺得自己命不值錢,飛機值錢,是人民的財產。
但是在歐美不同,歐美認為飛行員的價值遠高于飛機,培養飛行員的成本甚至高過飛機的成本,特別是歐美飛行員死了,賠償是非常高昂的。
而現在中國,也在注重飛行員的培養。
也正是基于實戰暴露出來的問題,空軍對于殲-7產量不足很不滿,同時要求改進殲-7。對于設計定型的殲-8,空軍也不滿意殲-8性能,要求改進殲-8,所以有了殲-82項目。
殲-8都還沒有批量生產,就被嫌棄。
這在空軍裝備歷史上,也是首例。
郭振東檢查了一遍飛機,對著地勤人員比了個手勢,然后發起了起飛的申請。
隨著放飛令下達,這時候郭振東開始操作,駕駛著飛機開始在跑道上加速滑跑起來。
在大家矚目之下,飛機起飛了,這一次要進行的,便是平飛彈射試驗。
大概十幾分鐘后,便傳來了消息,平飛彈射試驗取得了圓滿成功。
軍方已經在搜救試飛員‘郭振東’,陳羽心中默默為郭振東祈禱。
這種試飛試驗,非常危險,一個不慎就會是機毀人亡。
戰斗機速度何等之快,高度何等之高,一旦跳傘,那可是會面臨著各種情況。
哪怕選擇試驗的地方,是平地,可是誰知道,會不會出現變故,在空中一點失誤,可能導致降落的地方偏離就很遠。
大概二十分鐘后,前方傳來的消息,郭振東被找到了,安然無恙,沒有受傷。
大家不由得慶祝起來,這無疑代表著是好的開始。
陳羽有些惋惜,那架殲-6改裝的彈射試驗機還是墜毀了。
雖然這是常態,屬于預期結果,但是毫無疑問,這試驗成本還是太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