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學校放暑假,整個北航顯得非常冷清。
‘殲-7改’團隊,還在忙著。
完成設計的新裝備技術,拿著設計圖便制造樣品,進行測試著。
大家并沒有因為看了‘西方-81軍演’紀錄片而被打擊得一蹶不振,而是很快就重新燃起了斗志,斗志比之前更高,投入到了工作去。
這就是中國人所具備的優秀品質,打不垮、壓不倒,意識到巨大差距不是選擇躺平認輸,而是更有動力去努力拼搏。
中國,從不甘心于當一個失敗者,從不甘心在國際上扮演一個可有可無的角色。
對于‘殲-7改’團隊,不管是老師、專家還是學生,都沒有暑假這個說法。
‘殲-7改’團隊最重要的事,便是將‘殲-7改’設計圖全部完成。
終于,這一天的航空發動機完成了所有設計圖紙。
有了更多人參與,繪制圖紙速度比之前快了很多。
到了這一步,可以說可以制造‘殲-7改’樣機。
其中負責航空發動機的人,前往了410廠,也就是沈陽黎明機械廠。
陳羽和錢永強,也一起到了這個在航空界大名鼎鼎的國營廠。
沈陽黎明機械廠(國營第410廠),始建于1954年,是國家‘一五’期間156項重點工程項目之一,新中國第一個航空渦輪噴氣發動機制造廠,當年蘇聯發動機的仿制工作便是在這個廠進行的。
仿制發動機,看似很容易,實際上并非如此。中國1963年開始仿制r-11f-300發動機,1965年全面展開試制,1966年12月國家驗收,1967年小批生產并完成生產定型,直到1970年開始批量生產。
而在使用初期出現了不少影響可靠性、耐久性與維修性的結構問題,不得不通過改變結構、更換材料和改進工藝排除問題。
但是哪怕改進出了渦噴-7乙,在業界依舊認為比不上蘇聯的原型發動機。
不但推力比不上蘇聯的原型發動機,就是壽命上也相差很大,渦噴-7乙首翻期100h,總壽命300h。
放在三四十年后,一臺航空發動機總壽命300h,這絕對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
但是現在,已經是中國戰斗機最先進的航空發動機了。
而陳羽帶著航空發動機組研制的這款渦噴發動機,設計壽命達到了2000h,就是這樣陳羽都還有些不滿意,可沒辦法,這就是如今中國的工業極限。
航空發動機,這是高度復雜和精密的,全世界能夠獨立研制高性能航空發動機的國家也就只有美國、蘇聯、英國和法國,技術門檻之高可想而知。
越是先進的航空發動機,對材料、加工等要求就越高。
更先進的航空發動機,就是把全套設計資料給沈陽黎明機械廠,他們也制造不出來。
“老錢,這次你們北航可是給大家狠狠地震撼了一把!”柳敏緊緊握住錢永強的手,激動地說道。
他們都還在為渦噴-7乙發動機的改進而傷腦筋著,結果人家研制了一款更先進的發動機。
兩人當年在美國的時候就認識了,屬于老朋友。
錢永強笑道:“老柳,現在發動機設計完成了,接下來就看你們的了,按照我們評估,制造出這款發動機是不成問題,要是造不出來,可就是你們的問題!”
“放心,我們不會掉鏈子!要是連我們都造不出來,國內也沒有其他廠能造出來了!”柳敏很有自信地說道。
沈陽黎明機械廠,就是現在國內最大、最好的航空發動機制造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