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學生這幾日研究養豬之法,如今略有所得。”
朱雄英在詔獄行禮之后,不等陳平問起就主動說道。
“哦?說說看。”
陳平來了幾分興趣,好奇地問道。
“啟稟先生,學生覺得如果養豬之法真的能夠實現,那么市場上就會有大量優質的肉類產出,讓老百姓都能吃上肉,而對于社會經濟,則是有著正向作用。”
“俗話說得好,吃肉長力氣,有充足的肉類供應,老百姓們有價格低廉又品質好的肉類可食用,可以極大提升身體素質。”
“再來就是促進經濟發展,當大明實現規模化養豬的時候,不僅涉及養殖環節,還會帶動諸如飼料、屠宰、運輸等相關行業的發展,能讓老百姓們多一門可以養活自己的門路,減少無業人員的數量,促進經濟的同時,還能進一步維持社會穩定和諧。”
“哈哈哈,不錯不錯!小胖子你這次的回答,我很滿意。”
陳平微笑著聽完朱雄英的回答后,頓時樂開了花,毫不吝嗇自己的夸獎。
“你既然知道養豬的重要性,自然也明白推廣養豬的任務有多么重要。等你試點的養豬環節確認無誤,將其中的步驟、注意事項和經驗都記錄下來,就能向外宣傳下去。老百姓們都學會了養豬,知道養豬的好處,你所描繪的那一天自然也就到了。”
朱雄英聞言重重點頭,認真地說道:
“多謝先生指點,學生明白了。”
隔壁。
朱元璋、朱標、李善長這幾個“旁聽生”也早早地就落位了。
聽著陳平和朱雄英的對話,他們若有所思。
朱標如同醍醐灌頂,猛地一拍大手,回想這幾天的經歷和對養豬的所思所想,醒悟道:
“原來如此,我之前一心只想著養豬賺錢充實國庫,卻沒想到養豬賣豬本身就是促進經濟的一環,我真是……掉進錢眼里了!”
說罷,朱標看向朱元璋,提議道:
“還請父皇準允,等到時機,可以在昭告天下,讓大明老百姓都能選擇是否養豬!”
朱元璋摸了摸下巴,想到小時候連幾顆毛豆都當成寶貝,肉類葷腥更是不見半點的苦日子,又想到大明百姓以后可以人人有肉吃,沒多做考慮就點頭答應下來:
“此事可以,只要證明陳平給出的養豬之法可以養殖出優質的豬肉,那就全國推廣!”
“父皇圣明!”
朱標聞言欣喜行禮。
“朱棣,你的家庭作業完成得怎么樣了?”
在檢查過朱雄英的家庭作業完成情況下,陳平轉而詢問朱棣。
只是比起對朱雄英期待的態度,陳平對待朱棣就有些隨意了。
一來平日里朱棣看起來就大聰明的樣子。
二來,這一次他為了給朱棣一個小小的教訓,給對方布置兩個家庭作業。
往日里朱棣完成一個家庭作業就已經是非常吃力了,更別說這一次是要完成兩個家庭作業。
所以陳平才不會指望對方能給自己一個好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