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下值后。
回到家,拿了錢,再叫上兩個仆役幫忙搬書,李可便在自家周邊逛了逛。
你還別說!
現如今的大明的書籍印刷業,還挺繁榮的。
走到了一條街,李可便可以看到一整條街,都是干這一行的。
幾乎就是前面賣書,后面印書。
李可也一個個去看,看他們都印些啥。
不過好像正經史書印的不多,反倒多是一些傳奇故事。
李可便問一個伙計道:“你這里沒有舊唐書、宋史什么的嗎?”
伙計便道:“客官您這真的是說笑了,那些書內容那么多,除非是有人、又或者是官府特地訂制,否則哪有人經常印那么多字的書籍?!?/p>
李可緊接著又到了一個名叫‘王氏勤有堂’的書店。
一進去,就看到了伙計在推銷他們最新的書。
“客官家里有孩童?”
“什么意思?”
“若是客官家里有孩童,那總得讀書識字吧?最近我們‘王氏勤有堂’新印了一本專門用來給小孩子識字的,你看,上面甚至還畫了圖畫,圖文結合,絕對適合拿來教育小孩子?!?/p>
李可拿過對方的書一看,差點都有些震驚了,這特么不就是跟后世能掛墻上的那些識字掛圖差不多嗎。
只不過后世的識字掛圖往往是很大、很精美的圖案,然后旁邊有個字,而這個則是只有很小很小的一個圖案,旁邊有一個字,或者是一個詞,李可隨手翻了翻,上面居然還有‘龍眼’、‘荔枝’這樣的圖案,更別說‘眼’、‘耳’、‘口’、‘鼻’這些了。
果然就連古人都知道,消費能力排行是:女人>兒童>老人>狗>男人。
都打起這學前教育的主意來了,卷起來了。
李可問對方道:“這樣一本要多少錢?”
伙計便道:“不貴,只需三十文錢即可。”
李可翻了翻,這書一共也才三十頁不到,也就是平均每頁一文錢。
多嗎?
好像多,但好像又不多。
李可指揮了一下公主府的仆役,道:“給錢,這本我要了。”
李可接下來又問了問如果是《漢書》這些,要花多少錢。
對方直接道:“這大部的書,那怕是得至少幾兩,到幾百兩不等,主要是看書的質量。我們‘王氏勤有堂’如今庫房里,倒是記得還有一些存貨,屬于是精校精印,一冊二兩銀子,一共是大概二十冊,共四十兩銀子,客官您是不是要,您要我立馬就去拿?”
李可一聽二兩銀子一冊,難怪宋濂說自己家貧,無從致書以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