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姚廣孝、高啟二人的目光中,李可臉上的神色很快便緩和了下來,“沒問題,只是莫名地覺得,你長得像是我認識的一位故人。而且……他也姓姚。”
那這話就有點把姚廣孝給嚇到了,一臉驚恐的神色,難不成是自己被發現了?可這也不對啊,他難道不是一直都很有名?這么多年有名下來,也沒見有人來找過他。
要知道……他跟高啟可是同為北郭十友,在這一帶的名聲是響當當的。
這怎么突然?
緊接著李可又道:“你真的長得像他,只不過當然,他不叫天禧。許是認錯了吧!不過……我對你有一種莫名的好感。”
姚廣孝額了一下下。
你咋這么會說話!
“坐,都站著干嘛,我方才跟高編纂在聊這園林怎么布置才更加地讓人覺得舒適、雅致,不知道你又有沒有什么看法可以拿來分享分享。”
姚廣孝連忙道:“不敢,我對這個,沒那么多的講究。”
李可便又道:“那既然這新來的客人不喜歡聊這個,那我們聊聊古今之事吧!你們說,為什么每個朝代總是過一段時間就會滅亡?那如果是按照儒家,又或者是其他什么家,這國家該怎么治,才能長治久安?”
高啟瞬間敏感地意識到了,這樣的問題還是不回答比回答要好。
因為你回答得太好了,那李可可就要把你給抓回朝堂去了。
那他肯定是不愿意作答。
所以高啟看了看姚廣孝,也希望對方不要作答。
李可把他們的眼神交流全都看在眼里,畢竟李可又不是傻子。
見他們不說話,那李可只好道:“你們都不說,那我先說,就先說說最近這元朝是怎么亡的吧。”
“據我所知,大元對百姓不可謂不好,沒錯,一開始的確是殺了不少中原漢人百姓,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它還是有其可取之處,起碼文人士大夫在地方上,很自由。就算是說了什么抨擊朝廷的話,朝廷也不會拿這當回事。”
“像是元曲,也得到了發展,海貿,也是十分地繁盛。”
“可問題是……就算是這樣,為何它還是亡了?”
“你們覺得這是為什么?”
高啟聽了李可的話,跟姚廣孝面面相覷一下下,爾后道:“我才疏學淺,不是很懂這個。”
姚廣孝卻偏要好奇地問道:“我也不是很懂,那李參政你說,這是為什么?”
李可便道:“我年輕,學識有限,但就憑我個人觀感而言,元帝對官員太過于放縱,而官員自身呢,也不去修身養性,不去多讀書,多考慮如何修身治國平天下,而是也跟著一步步地墮落,我聽聞還有人拿妓女的鞋子來喝酒的,好像就在你們這一帶,試問大元跟這樣的人共天下,這國家焉能不亡?加上天災,這正好給了紅巾軍打出旗號,聚集人手的機會。”
“當那些酒囊飯袋的大元官員,想要去鎮壓叛亂的紅巾軍時,他們突然發現,昔日馳騁天下的大元鐵騎,已經連區區紅巾軍都打不過了。”
“更別說,官員都那樣了,這天下小吏,又能好到哪里去?他們從前欺壓百姓,讓百姓活不下去,于是百姓在白蓮教、紅巾軍的號令之下,紛紛加入叛亂,進而從一個州,一個行省,席卷天下,而蘇州自古繁華,即便百姓過得再差,也遠比內地的百姓要過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