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善殿內。
實話實說,李可這一時間,也不知道該從何處開始講起才好,只能是先用一些問題,去慢慢引入。
心中琢磨了一番過后,李可還是決定先從思想實驗開始做起。
“陛下聽好,假設一個國家,有皇帝,有內侍,有官員,當然這里指的是文官,然后還有武將,以及百姓,百姓既包括種地的,還有工匠,賤籍,以及商人。”
“倘若天下財富都出自種地的百姓,那陛下您覺得,應該給他們如何去分配財富,每一種,應該得到多少。”
“就好比總量是一百,那該怎么分?”
朱元璋聽了李可的話,也一邊看著李可,一邊沉思了起來。
李可道:“不用真的跟大明的稅負什么的一樣,陛下您就隨便說個您覺得合適的數就行,每一類人應當占一百的多少。”
“比如說,皇帝,占百分之十,內侍,占百分之一,文武官員加起來,占百分之九,百姓,包括工匠、賤籍,占百分之六十,商人,占百分之二十。”
朱元璋聽李可說完后,直接便道:“就按你說的這個吧。所以,那又如何?”
李可便道:“這是這個國家第一年的分配,那再過個二十年呢?陛下以為……這分配會慢慢地如何變化?”
“譬如說,出現貪官污吏,商人也來賺了一把,內侍也打劫了一下,皇帝,臣就當他是一位明君吧,他不愿意剝削百姓。”
“于是,皇帝十,文武官員變成十五,內侍就算二吧,商人二十五,此時百姓還剩下多少?”
李可自己也不得不在心中默默地算了算,然后說道:“那百姓是不是就從原來的六十,變成只剩下四十八了。”
朱元璋便道:“所以呢?”
李可又道:“那再過個三十年,陛下覺得,又會如何變化?”
朱元璋想都不用想,就知道,“文武官員跟商人,還有內侍,還會增加?”
李可道:“皇帝說不定也會增加,因為要修皇宮大殿,要賞賜后宮妃嬪,要賞賜諸多封王。此時……就算百姓只剩下三十八。那再過個一百年,又會如何?”
朱元璋盯著李可看,心想,你該不會是把朕當傻子吧:“還能如何?百姓繼續減少唄。”
李可便道:“那陛下你發現了這里的問題了沒有。”
朱元璋看了看李可那張帥臉,李可也是代他回答道:“天下,不管是什么人,全都需要百姓來供養,可百姓呢?他們永遠都只會是被拿走自己所創造的財富的那個。”
“那不難想象,過個三百年,估計大明的百姓就窮得只剩下一條褲衩。此時大明會如何?是不是就會亡國?”
朱元璋也點了點頭,“是,所以呢?”
李可:“所以……陛下您要跟誰一起共治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