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到底什么時候嫁,這也是個問題。
“陛下,若是公主答應,那你打算什么時候為我倆舉辦婚禮?”
此時……
孫貴妃已經帶著朱鏡靜回去了,然而,李可卻仍然還留在大善殿之中。
朱元璋也是道:“你此前不是死活不同意?”
李可道:“臣有說不同意嗎?臣說的分明是,不漂亮的不要。”
朱元璋便回道:“再怎么樣,也要等幾年吧。”
這李可可等不了。
回道:“那得等到猴年馬月去。再等八年,這都洪武九年去了。臣的意思是,下一年,或者是下下年,你就把公主許配給我。”
朱元璋聞言:“……”
直接便無言以對。
李可道:“早點完事,早點確定名分好。”
朱元璋看出李可的著急,便也好奇地問道:“那你倒是說說看,你為何要這般著急?”
李可便道:“主要是臣覺得,八年時間太長了,而且誰知道在這期間,你會不會反悔了?”
“八年時間,足以改變很多東西了。”
“到時候陛下你多少歲?”
朱元璋本不想告訴他,但看他老盯著自己的,只好道:“八年后,朕四十八。”
李可便道:“你看,你都四十八了,古往今來,皇帝都是越老越糊涂,越老越昏庸。你知道這八年意味著什么?若是放到貞觀二年開始算起,八年,長孫皇后都去世了,魏征都說李世民,陛下最近越來越聽不進去群臣的勸諫。”
“誰知道八年后陛下你還是不是一個明君?搞不好都成昏君了。何況八年后,公主長大了,難免心思就會不在臣的身上,搞不好她就喜歡上別的人都有可能。”
“那臣今日所問的話,就沒有意義了。得八年后,再重新問一次。”
李可自顧自地說著話,絲毫沒有發現,朱元璋此時青筋都已經是暴起。
李可是第一個敢在他面前說出他八年后說不定早就成為昏君的人。
不過貌似對方所說的話,又挺有道理。
“你說皇帝都是越老越糊涂、越老越昏庸?此言何意?”
李可回過頭,感覺到對方言語中的怒氣,便道:“臣說的,就是字面上的意思,你看一手創造大唐盛世的李隆基,如果在開元盛世之時,他就駕崩了,那這妥妥就是千古一帝的級別,只可惜,到了后來,年老昏庸,甚至還昏到了搶自己兒子的王妃。”
“再比如說李世民,貞觀十年以前,妥妥的明君,自打長孫皇后去世以后,也開始聽不進群臣的諫言了,這人啊,便是如此,越是年紀大了,就越是執拗固執,貪圖享樂,對很多良善的話,都開始聽不進去。”
“陛下如今之所以能勵精圖治,無非就是大明剛剛開國,北邊也還有蒙古人還沒有消滅,國家制度,國家法律、禮儀等,還有很多東西都還沒有完善,可等個八年后,等一切都安定下來了,就是陛下,我看也怕是難逃變昏。”
說到這,李可也是重新朝著朱元璋看了回去,道:“當然,陛下您也不用生氣!畢竟今日就算是李世民站在這,臣也會這么說。臣不是針對陛下,臣是針對古代,乃至今后的所有皇帝。”
“還有就是……臣其實還有一個私心。”
“什么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