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墨。一塊唐貞觀年間御制松煙墨,形如蟠龍,墨體暗藏金箔星點,觸之如撫古銅,出土于西安碑林地下秘庫,傳為唐太宗賜魏征批閱奏章所用。墨中摻有西域進貢的龍涎香,研磨時異香透紙,歷千年不散。
貴妃硯。一方青白玉硯,取材自華清宮溫泉池底“凝脂石”,硯池邊緣鑲金絲回紋,石面天然帶胭脂暈紋,似楊貴妃浴后殘妝。據聞安史之亂時,宮人埋此硯于驪山,后因山洪沖刷重現于世。
狂草貼。一卷黃絹本《肚痛帖》,為唐代狂草之圣張旭的真跡。絹色泛褐如干涸血漬,筆鋒轉折處有暗紅絲縷,傳聞乃張旭書寫時咬破手指,血混墨中,且字跡癲狂處還可見酒漬與指抓痕。原帖曾藏于西安大雁塔,后流落民間,現存最早的僅為北宋趙佶的宮廷摹本。
張公公鳳眼如絲,輕輕掃過貞觀墨和貴妃硯,最后停留在了狂草貼之上,眼光之厲仿佛要穿透那差一點塵封于歷史長河的黃絹。
“你這墨和硯是來湊數糊弄咱家的吧?只怕還不及我素日里常用的。。。倒是這貼嘛。。。咱家倒不信這是真跡。。。”
玉城呵呵一笑,說道:“老祖宗休要唬爛!是不是真跡可不是您這輕輕碰碰嘴唇就給下了結論的。。。若不是真跡,您得說出個道道來。。。”
張公公其實內心激動興奮的要緊,恨不得即刻捧在手上細細鉆研,只是臉上還需擺出一副淡薄沉穩的樣子,以至于臉色還憋出了一點點緋紅。
“如果老祖宗不信。。。那孫兒就帶走了,改日另換個好的來。。。”玉城壞笑著就要去動手取走。
張公公哼了一聲,喝道:“混賬!越發沒了體統。。。”手疾眼快地抓在了手里。
玉城沖著旁邊的陸沉擠了擠眼睛,看來這寶貝是正中老祖宗的下懷了!
張公公將狂草貼放于身側,催促道:“你怎地還不走?還有事”
玉城一副委屈的樣子,嘟囔道:“人家這么久沒見老祖宗了,想念的緊,想多和老祖宗親近親近嘛。。。”
張公公頗為不屑,直接回應兩個字:“說事兒!”
玉城只裝了一下就不裝了,直截了當說:“孫兒想要一塊地。。。”
“哦?你要地做什么?”
“孫兒這次先回鄉再回京,沿途見多有老幼病殘者,居無定所、風餐露宿、孤苦無依者,甚是可憐。。。又聽我爹時常念經,心中甚是不忍,便生出慈悲之心。。。”
張公公雙眼輕閉,便已知這是一番鬼話,沒時間跟這個猴崽子打擂臺,言簡意賅三個字:“說實話!”
“孫兒此次回京途徑廣渠門時,見城外官道不遠處有好大一片空地,就想著拿下來,蓋一些安民義所、遷居廨、恤老堂之類的房子,好給那些居無定所的貧民百姓一片薄瓦遮頭。。。”
“切!你有這么好心?”
“當然了。。。只不過房子住處有了,生活起居都是問題。。。所以孫兒也就想著借機開幾個小鋪子。。。做點小生意。。。”
張公公哼了一聲,“你說的那些安置,都是官府要做的事情,你瞎湊什么熱鬧?銀子多的沒處花了?”
玉城呵呵一笑,涎著臉道:“雖說都是官府的事情,可孫兒也知道現如今這官家的口袋也不富裕。。。孫兒這不也是想替老祖宗分憂嘛。。。”
“所以你那房子都是白給白住的?”
玉城急了,趕忙道:“老祖宗可是要坑死孫兒嗎?自然不是白給的。。。只是孫兒墊了錢先蓋上,然后官府再象征性地給個成本價回購。。。至于那些貧民百姓嘛。。。由著官府的恩典安排即可,或送或賣。。。如果能白住當然就是好嘍。。。”
張公公不置可否,瞇縫著眼望著天,悠悠說道:“所以你這是打算一魚三吃啊。。。建房子賣給官府先賺一筆。。。賣鋪子又賺一筆。。。自己開鋪子還能賺一筆。。。好個包賺不賠的買賣。。。”
玉城就知道什么都瞞不過張公公,索性就認了:“老祖宗此言差矣!不能只看著我賺了,官府不是也有了政績還省了錢嗎,老百姓也得了實惠啊。。。所以是一舉三得。。。可不是一魚三吃啊。。。”
陸沉站立在旁,聽的眼都直了,這得是一筆多大的生意啊!
“那你打算投多少銀子?”
玉城搓了搓手,咬咬牙道:“這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行善積德大好事兒,孫兒就算砸鍋賣鐵,湊他五萬兩銀子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