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二十三班這般在絕境中掙扎、在碰撞中凝聚的故事,正以不同的版本在燕山山脈的每一道支谷里反復上演。
寒風卷著雪粒掠過結冰的溪面,十一班用樺樹弓搭起的警戒網在月光下泛著冷光。
李默攥著磨尖的長矛蹲在松樹下,后頸的凍瘡被冷汗浸得發疼。
就在半小時前,他們剛用倒刺繩套纏住了偷襲的導師,繩結勒進帆布防寒服的悶響還在谷道里回蕩。
而五十米外的雪堆下,藏著他們連夜轉移的壓縮餅干,鋁箔包裝被體溫焐出的水汽在雪地上凝成細小的冰珠。
……
二十五班的鐵皮灶臺前,趙虎正用鍛打后的鋼斧劈開凍硬的枝椏。
火星濺在他磨破的防寒服袖口上,露出里面滲血的傷口。
旁邊的女生們圍著沸騰的軍用水壺,壺里煮著的野果塊在沸水中翻滾,苦澀的香氣混著松木煙味飄向遠處。
誰也沒提昨夜被撬走的半袋鹽,只是往火堆里添柴的動作更勤了些,仿佛能靠這點暖意驅散骨子里的寒意。
……
生存的智慧在嚴酷的環境里瘋長,就像石縫中鉆出的野草。
四十八班的女生們將藤蔓與帆布絞成的繩索系在松樹枝椏上,只要有重物經過,懸在半空的木桿就會帶著風聲砸向凍土,那“咚”的悶響在寂靜的山谷里能傳得老遠。
男生們踩著及膝的積雪巡邏,矛尖的冰霜在月光下閃著冷冽的光,每一步都踩在同伴用樹枝標出的安全區域里。
……
五十六班的帆布地圖上,用凍硬的鉛筆標注著密密麻麻的符號。
戴眼鏡的女生正用石塊壓住被風吹起的邊角,三角符號旁畫著三道波浪線——那是她們新發現的水源,冰層下的水流聲在寂靜的夜里格外清晰。
不遠處的獸徑分叉處,倒鉤陷阱藏在松針下,鐵絲被凍得發脆,卻仍保持著隨時繃緊的張力。
……
而四十二班與五十九班合建的“聯防”營地,此刻正飄著烤狍子肉的香氣。
李昂用匕首挑開焦脆的外皮,油脂滴落在炭火里爆出細碎的火星。
旁邊的雪墻上,“聯防”二字被新落的雪蓋了薄薄一層,卻依然能看出刻痕里的溫度。
兩個班的學員輪流守夜,四十二班的男生舉著望遠鏡盯著谷口,五十九班的女生則貓在雪地里調整感應繩,銅鈴在寒風中偶爾發出細碎的叮鈴,像在為這場跨越班級的默契伴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