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這份灰心與失落并未持續太久,當旎嘯的目光穿越重重書架,遠遠捕捉到駱風雁那熟悉的身影時,不禁自嘲一笑,心中暗道:“我這是怎么了?梅花山莊歷經風雨,數度面臨覆滅之危,卻仍屹立不倒,傳承至今已近百代,山莊不還是存在嗎?”
思緒豁然開朗,他不再糾結于大明皇帝對山莊的態度,反而轉念一想,嘉靖帝或許并未從武帝那里承繼到關于山莊的秘密,這太祖遺旨之事,或許早已成為塵封的秘密,不為世人所知。
帶著釋然和認知,旎嘯邁步向駱風雁走去。
就在目光不經意間掠過左側書架時,他敏銳地察覺到一絲異樣——幾十本黃冊雜亂無章地堆砌著,與周圍井然有序的冊子有些格格不入。
旎嘯輕啟黃冊,其上墨跡斑斑,幾行字躍入眼簾,令他心頭一凜,思緒紛飛,隨即指尖如飛,急掠數頁,面色漸趨凝重。
他轉而取另一冊,欲探尋與前冊相關之人之事,忽而,目光一凝,落于先前翻閱之頁,右角細微暗記若隱若現,恍若指引迷途之燈,引領他見到紙上所寫之字。
再觀第二冊,亦是如此,他循暗記打開黃冊,每翻一頁,臉色便添幾分驚濤駭浪,心緒難平。
念及此,他伸手再取一冊,暗記依舊,而冊中文字,猶如利刃穿心,驚駭之色溢于言表,目光不由自主地穿梭于字里行間,又頻頻投向駱風雁,似有無盡憂慮。
恰此時,駱風雁身姿輕盈,步步生蓮,朝他而來,目光交匯間,她輕聲細語:“旎嘯,你在那干嘛?”
旎嘯心中一動,面上卻波瀾不驚,淡然笑道:“不過是隨手看了看,想碰碰運氣?!?/p>
言罷,他手法嫻熟,將三本黃卷悄然歸位,與眾多黃冊混于一起,隨后信手拈來一冊,故作悠閑瞧看。
待駱風雁近身,他緩緩展開手中冊子,故作姿態,示意給駱風雁去看。
駱風雁只是隨意一瞥,嘴角勾起一抹淡笑:“莫非,仍未有收獲?”
旎嘯心中暗忖駱風雁或許已洞悉自己意圖,卻只是以指尖輕點,輕描淡寫地將黃冊歸位。
他說道:“這冊海浩瀚,只怕藏有億萬之數,我所尋之物,既為時間久遠,又無絲毫標識可循,更無向導引領,實乃大海撈針,算了,我也只是抱僥幸而已?!?/p>
駱風雁見說,眸光流轉,笑意中帶著幾分狡黠:“莫非是想查你‘旎’這姓氏?”
旎嘯微微一笑,輕輕頷首,“算了,我們還是出去吧,估計進來巡視的錦衣衛就要來了?!?/p>
駱風雁輕應一聲,忽而眉頭微蹙,似有所悟:“說來奇怪,我等在此已久,卻未見半名守衛,這等重地,怎可如此疏于防范?”
旎嘯憶及張主事與李把總之語,嘆道:“那些守衛是奉上面之令有意為之?!?/p>
“啊,難道是故意讓人進來?”
“正是,且近月來,已有數波人馬暗中潛入。”
駱風雁聞言,恍然大悟,目光中閃過一絲決然:“如此說來,皆是為我駱家之事而來?”
旎嘯頷首不語,引著駱風雁悄然尋覓出路。
不多時,二人至一隱蔽之處,隱約聞得石壁后傳來腳步聲,那步伐既有武者之輕盈,又有軍士之穩健,正是錦衣衛與禁軍無疑。
旎嘯心中暗道,此處穿過石壁,應是到了外面。
靜待片刻,待巡邏士兵遠去,旎嘯施展輕功,攜駱風雁飛躍丈余高墻,輕盈落入小徑旁密草叢中,猶如夜色中的兩道暗影。
二人穿梭于陰暗角落,踏過湖面輕波,繞過水榭樓閣,又巧妙避開十余波巡邏人馬,終是離開了玄武湖底那片幽深之地。
最后,旎嘯施展一個五行土遁之術,穿透一塊巨大巖石,二人來到外面。
只見眼前之景:樓臺巍峨,銀裝素裹,松林蒼翠,銀枝掛雪,宛如玉龍蜿蜒。天地一色,銀白蒼茫,朔風呼嘯,大雪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