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山之間。
趙家軍三路齊發。
韃子大軍也是嚴陣以待。
就在大戰一觸即發的前夕,韃子之中流傳起了一些駭人聽聞之事。
原可敦城守將,如今統率六萬兵馬坐鎮金山北麓的大將,竟被傳出曾經和宮女有染,后來又和達仁汗冷落的一個妃子有染。
那妃子多年來待在可敦城,都快被人給遺忘了。
這還不算。
有傳聞說,在燕然山南麓構筑第二道防線的一個萬騎長,當年是個殺人不眨眼的魔頭,愣是靠著賄賂一位特勤,加入軍中,一路高升。
這些年投桃報李,給那特勤干了許多見不得光的事。
還有一位萬騎長,為了讓達仁汗三子成為儲君,曾暗中進獻美男給脫脫,脫脫斥責后竟留下美男,將其送給了角王……
諸如此類的傳聞有十幾個。
真真假假的讓人難以分清。
不過說的都是有鼻子有眼,像是那么一回事。
最開始,防守兩山的韃子眾將都是勒令不準以訛傳訛,違令者斬!
但隨著那私通妃子的大將自殺于帥帳之中,別說韃子的那些普通兵卒了,就是韃子的將領們都是一片嘩然。
敢情這是真的???
能夠掌握如此隱秘,那必然是非常之人。
他們不約而同地想到了被俘的那三千官員。
看來是有人為了活命,告訴了趙安一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趙安又故意在大戰前將這些統統放出。
這不明擺著是要禍亂他們的軍心嗎?
他們意識到情況不妙,嚴加管控,可還是有幾個萬騎長不堪壓力負荊請罪,或者自殺了。
這些是沒有徹底傳開,卻影響到了本部兵馬的軍心……
“殺??!”
“殺??!”
“殺?。 ?/p>
……
蔡奉還是一如既往的莽。
見差不多了,掄著宣花斧直接從中路往前沖。
甭管前方有多少攔路虎,不論兩翼有多少伏擊狼,他只是帶著輕騎兵一股腦地闖闖闖!
闖得本就軍心不穩的韃子七葷八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