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東交易所十樓會議大廳里,空氣凝重得讓人有些喘不過氣來。
這個能容納二百人的會議廳今天座無虛席,鮮花錦簇的主席臺前,幾十臺攝像機和照相機對準了臺上的麥克風。
閃光燈此起彼伏,整個會場被照得如同白晝。每一次快門聲都像是在為即將到來的金融風暴倒計時。
透過會議大廳的落地窗,可以看到港島中環的繁華景象。維多利亞港波光粼粼,幾艘天星小輪正在穿梭往來,汽笛聲隱約傳來。遠處的太平山頂云霧繚繞,山腰上的豪宅在陽光下閃閃發光。
高樓林立的金融區里,穿著西裝的上班族行色匆匆。交易所門口聚集著不少人,有的在竊竊私語,有的在翻看報紙,都在討論著同一個話題——那個神秘的大陸投資者陸青山。
街道上車水馬龍,紅色的出租車、綠色的小巴、藍色的公交車構成了港島獨特的交通風景。路邊的茶餐廳里,食客們一邊喝著奶茶,一邊熱烈討論著股市的變化。
“聽說那個陸青山今天要開發布會,不知道會說什么。”
“昨天他一個人就讓恒生指數跌了這么多點,今天再說點什么,還不知道會怎么樣。”
“我的股票昨天虧了不少,希望他今天能說點好話。”
港島電臺的記者正在街頭采訪路人,想要了解市民對即將到來的發布會的看法。遠處的中銀大廈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匯豐銀行的獅子雕像依然威嚴地守護著這片金融重地。
海風輕拂,帶來淡淡的咸味。幾只海鷗在港灣上空盤旋,發出清脆的鳴叫聲,為這個即將見證歷史的下午增添了一絲生機。
人群中不時有人抬頭望向遠東交易所的方向,那里即將發生的一切,將決定無數人的財富命運。
會議大廳里,《南華早報》的財經記者張文華坐在第一排,手里緊握著錄音筆。他的手心已經濕透了,冷汗不斷從額頭滲出。
他已經在港島金融圈摸爬滾打了十幾年,見過無數次這樣的發布會,但今天的氣氛格外緊張。這種緊張感讓他想起了1973年石油危機時的那次緊急發布會。
“老張,你說這個陸青山今天會說什么?”旁邊《信報》的記者李明輕聲問道,聲音都有些發顫。
張文華搖搖頭,眼中閃過一絲不安:“不知道,但肯定不是什么平常的話。昨天一天他就讓恒生指數跌了160多點,今天如果再來幾句狠話,整個港島股市都得崩盤。”
他的話音剛落,旁邊幾個記者都不約而同地點頭。《明報》的資深記者王大偉更是直接說道:“我采訪金融新聞二十年了,從來沒見過有人能有這樣的影響力。一個電話,五億港元,整個市場都跟著震動。”
《大公報》的記者陳小姐也忍不住插話:“關鍵是他還這么年輕,這種人物太可怕了。”
后排的位置上,華資各大家族的代表們神情嚴肅。每個人的臉色都不太好看,顯然昨天的股價暴跌讓他們損失慘重。
恒基兆業的代表陳總監坐在椅子上,手指不停地敲擊著桌面,顯然內心極其緊張。他的額頭上也滲出了細密的汗珠,西裝領帶都感覺要窒息他了。
“陳總監,你覺得陸青山會不會繼續看衰市場?”旁邊新鴻基的代表壓低聲音問道,語氣中帶著明顯的擔憂。
“不知道,但我們得做好最壞的打算。”陳總監的聲音有些沙啞,“如果他今天繼續唱衰,我們的股價可能還會大跌。昨天我們已經損失了十幾億,再來一次的話…”
他的話沒有說完,但所有人都明白他的意思。
長實集團的代表李副總更是直接說道:“這個陸青山太可怕了。他一個人就能操控整個市場的情緒。昨天我們的股價跌了12,市值蒸發了幾十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