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樟向前一步主動開口,“九千六百文。”
蘇壹道,“減去一畝田賦三升之后和每畝十三斤種子之后呢呢?”
李樟回答,“八千八百零六文。”
蘇壹看向現(xiàn)場的孩子,“你們聽到了嗎,一個高級匠人賺的比普通人家一年辛苦種五畝小麥都要多。況且我的織坊不僅有工錢拿,還有福利,凡是在我的織坊做工的匠人,每年春夏冬有三套衣裳,逢春節(jié)、端午、中秋、冬至還有雞、鴨、魚、豬肉、布匹做節(jié)禮。告訴我,你們還覺得學繡花沒用嗎?”
下面所有的孩子全部齊刷刷的搖頭。
“東家,我錯了,我不該不聽高夫人的話。”
“東家,我也錯了。”
“我也錯了。”
“……”
大人們總覺得小孩年紀小,很多事不懂,其實小孩子并不是不懂,很多事他們只是單純不知道該怎么辦。
就像蘇壹把他們壓在這里學繡花,他們不知道自己學這個有什么用,他們覺得無用,便開始不上心,開始偷懶。
剛剛蘇壹說那么多,就是明明白白的告訴他們,學繡花可以賺錢,賺了錢就能吃飽飯。
而且織坊并不是只有女工,很多高級織匠和染匠都是男人,
蘇壹,“給高夫人道歉。”
小孩們態(tài)度認真的道歉,反而弄的高夫人有些不好意思。
蘇壹很忙,訓完話便離開了,這一上午高夫人發(fā)現(xiàn)學堂里的孩子們都學繡花學的很認真。
“走了紅綃,咱們?nèi)コ晕顼垺!?/p>
紅綃認真的捧著手里的繡花,“你們先去吃,我把手里的這個繡完。”
幾個人見紅綃低頭繡的認真,她們躊躇了一會兒,也重新坐到了位置上拿起未繡玩的手絹開始繡。
…
幾個月很快回去,蘇壹織坊的庫房已經(jīng)堆了不少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