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東洋革命黨
想到這里,劉裕抑制不住他內心的忿怒,雙拳緊握,恨得咬牙切齒道:“他們是根本不在乎外敵入侵的后果的,只要自己家的地契可以千秋萬代,可以一直控制一村一鄉(xiāng)的百姓為之耕作,他們就滿意了。西洋列強和東洋日本的強大,無不是經歷了類似商鞅變法的徹底革命,打破了原來的土地所有制度,讓全民都名義上有其田,這才能集中全國上下的資源和人力來辦大事。”
老祖冷笑道:“又是王候將相寧有種乎的那套,讓底層農民起來造反罷了。劉裕,你繼續(xù)說,后來清朝是怎么亡的,又是怎么建立起新的朝代的?”
劉裕平復了一下自己激動的心情,緩了緩,沉聲道:“好的,我現(xiàn)在可以告訴你,慈禧太后在死之前,把光緒皇帝也暴斃身亡了,而清朝的皇位,留給了一個不到十歲的小孩子,這種大權旁落,必然會引發(fā)各方勢力的爭奪。”
“于是那些李鴻章為首的以前的團練首領們,想要把東南和南方之地的省份,變成他們洋務派的地盤,依托西洋列強尤其是英國和法國,實現(xiàn)割據(jù)自立,而在北方,京師,那些滿族的宗室親王則是想要趁機攝政,自己變成新的慈禧太后,原來掌握北方軍權,編練新軍的另一個漢族大軍閥,名叫袁世凱的,這時候成為了一個關鍵的風云人物。”
老祖笑了起來:“這清朝不是一向只信任滿族八旗的嗎,怎么會讓一個漢族大軍閥來掌了北方的禁軍呢?”
劉裕搖了搖頭,說道:“因為從英國入侵,打開國門開始,一甲子多的時間,已經證明了當年騎射無敵,縱橫天下的滿族八旗,已經不是這個時代的西洋科技的對手了,本身八旗子弟在入關建國二百多年后,也是腐朽不堪,吃著固定的俸祿,收著鐵桿莊稼,哪還會有什么上進心,看看現(xiàn)在的世家子弟,就知道這些八旗子弟必然是腐朽墮落,而清朝在后期也失去了淘汰不堪重用的滿族八旗,吸納新的漢族精英與勇士加入的勇氣和決心,所以八旗已經不堪用了。”
“在南方,多是那些團練首領,如李鴻章為代表的一批地方督撫來治理各省,而在北方,想要壓制這些擁兵控地的南方督撫,靠原來的八旗兵,綠營兵,是根本不行的,于是在那變法維新之前,其實清朝就開始編練新式陸軍,而這個袁世凱,就是在這個新軍編練過程中,脫穎而出的一個。”
“這袁世凱是個通過科舉而上位的讀書人,并非行伍出身,但他棄文從戎,走上了武道,因為在這個時代中,學武反而比習文更有前途,畢竟是亂世,之前清朝強盛時期,滿漢大將大帥中,也多是那種象謝玄,諸葛亮這樣的儒帥,所以袁世凱用其學文的那種管理之才,用于治軍,用于跟洋人打交道,并結交滿族權貴,很快就如魚得水,一路升遷,清廷要用他這個出身北方的漢人,來制約以李鴻章為代表的出身南方的漢人重臣,在變法維新的最后決勝之時,袁世凱出賣了維新派中的不少親朋好友甚至是老師同學,用他們的鮮血染紅了自己的頂戴,得到了重用,以至于自己幾乎獨掌這禁軍之權。”
“后來義和拳運動時,袁世凱又非常精明地稱病回鄉(xiāng),既沒有得罪義和拳一方和中下層的愛國志士,也沒有得罪洋人與清朝上層,所以戰(zhàn)后他復出之后,就成為了大權在手的北方大軍閥,其門生舊部遍及整個北洋新軍之中,而他的意志,也成了決定清朝生死的最大關鍵。”
“在八國聯(lián)軍入侵之后,南方的漢族士人們,或者說全國的士人們,幾乎都對清朝失去了信心,而清朝想要學習西洋與東洋的先進科技與制度,在這個時期派了很多留學生出國留學,卻恰恰給了這些人在國外集結一起,議論時政,最后發(fā)展到結黨革命,準備推翻清朝的地步,因為去西洋的路途遙遠,開銷又大,相對較近的東洋日本,就成了留學生去得最多的地方,而日本的上層出于侵略中國的野心,給這些留學生大量的經費扶持,讓他們得以秘密jihui,以至于最后可以公開在校園內反表各種反清言論與jihui,支持他們把清朝作為一個異族殖民的政權給推翻,打倒。”
老祖笑道:“這是任何外部勢力想要推翻一個內部政權時都要做的事,就象漢朝強大之時,對于那些來長安留學的番邦貴族子弟們,也是極盡洗腦之能,要的就是他們回去后一來不與中原政權為敵,二來盡量與當?shù)嘏f勢力產生沖突,最好是引發(fā)內戰(zhàn),以使其不對中原政權構成威脅。”
“這日本算是也學到了中原老祖宗們昔日的制夷之術啊。只不過,按你這說法,袁世凱的子侄是在日本留學,也受到日本的影響,準備回來造反了?”
劉裕搖了搖頭,說道:“不是的,袁世凱位高權重,和李鴻章這些重臣一樣,他們的子侄還不至于留學日本,去日本的,那些往往是中下層官員的子弟,比如郡守,縣令級別的,這些人的思想比較激進,對于滿漢的民族之爭,特別敏感,日本這時候又把昔日清軍入關,建立朝代時的那些屠殺往事給翻了出來,搞得這些年輕人,都是二十上下血氣方剛的讀書人,氣憤不已,有些人就建立了革命黨,想要徹底推翻清朝,驅逐滿族,重新建立漢人的朝代。”
老祖哈哈一笑:“推翻清朝沒啥問題,確實該亡,但驅逐滿族又是什么鬼?關東的遼東之地不要了嗎?漠南代北的草原也不要了?那日本人可是要樂瘋了,他們這是要一步步,一塊塊地肢解,吞并中國啊。”
日俄相爭大清亡
劉裕的眉頭一皺,嘆了口氣:“是的,帝國主義的列強都沒安好心,都是想蠶食和吞并中國的領土,奪取中國的金銀財富。尤其是沙俄和日本,沙俄支持清朝邊疆之地的其他少數(shù)民族鬧事,獨立,或者是打著幫清朝抵抗英國和法國軍隊,調停戰(zhàn)爭的名義,事后再從清朝割地,至于日本,是想吞并滅亡整個中國,他們有秘密的計劃,叫做田中奏折,其中就明說了,欲先滅亡中國,必先吞并滿蒙,欲先征服世界,必先吞并中國,其狼子野心,不言自明。”
老祖冷冷地說道:“歷代要想奪取中原天下,一般都是要取得草原上的騎兵優(yōu)勢,無論是從北方草原還是從關中隴右,然后借著高原地勢,居高臨下,席卷而來,先取河北關東,再平定江南荊楚,則大勢定矣,日本也好,沙俄也罷,這套吞并中國的戰(zhàn)略并沒有問題,只不過,現(xiàn)在有了新式武器和技術的這兩個列強帝國,人口上不象以往的那些游牧部落,遠遠少于中原,也就是說,他們奪取中原的能力更強了。而清朝是如何能抵抗這兩大強敵呢?”
劉裕搖了搖頭:“清朝無力對抗這兩強中的任何一個,事實上,清朝這時候自顧不暇了,慈禧太后這時候快死了,而去了日本留學后的一些學生,搞起了革命黨,回來在民間結社,然后武裝起義,尤其是在嶺南地區(qū),越鬧越大,更嚴重的是,在那些南方編練的新軍之中,這種革命的思想,以及宣揚揭露清朝建立時,入關取天下過程中那些罪行的禁書,小冊子,迅速地在軍中蔓延了。”
老祖冷笑道:“當年干的壞事,種的惡因,這時候終于反噬了,清朝自毀長城,滿族子弟墮落,不堪重用,不得不以漢人為軍時,這些仇恨宣傳,就足以毀掉整個國家。看來這時候的清朝,自保都不行了,更不用說去抵抗外敵入侵。你說的日俄兩強,在東北地區(qū)的大戰(zhàn),就是這個時候的事吧。”
劉裕點了點頭,說道:“是的,甲午戰(zhàn)爭之后,日本和俄國都在東北地區(qū)大肆地布勢,安排那些帶有間諜性質的企業(yè)和商人入駐,同時對這里大量移民,還借口要在這里建設,而修建鐵路,哦,這個鐵路就是類似秦朝馳道的東西,不過是在后世可以由機關列車通行,在這些軌道之上,車子可以跑得很快,一兩天內,差不多就可以從漁陽開到洛陽或者是長安。”
老祖勾了勾嘴角:“那是一種后世的康莊大道了,既然連鐵甲船都可以載著數(shù)百上千人在海上行駛,那這陸地之上有機關列車,沿著馳道行進,也不是什么驚人的事了,不過,建設這些馳道,按說應該是用中國的民夫,清朝的國家資產,怎么會變成這日本國,沙俄國的東西了?”
劉裕嘆了口氣:“因為清朝之前戰(zhàn)敗,賠款,于是這日本和俄國就拿賠款的一部分來雇傭民夫,包括支付本國的工匠,技師的費用,這后世就是這樣的規(guī)則,戰(zhàn)勝者開疆擴地,還能得到戰(zhàn)爭賠款,戰(zhàn)敗者喪權辱國,最后賠款這些也會轉嫁給百姓增加稅賦,所以打輸了的結果很嚴重,西洋列強自己打仗,輸?shù)脑捒赡芤矔苯幼尳y(tǒng)治者下臺,以平民怨。”
老祖冷冷地說道:“這不希奇,中原自古也是這樣,戰(zhàn)國時代就是割城賠款,不過今天輸?shù)模魈煲苍S能打回去,這就叫國之大事,惟祀與戎,清朝是逍遙了太久,文恬武嬉,失去了打仗的能力,落得這個結果,也不奇怪。不過,日本和俄國在東北這一戰(zhàn),誰打贏了?”
劉裕正色道:“這兩國都出動了數(shù)十萬大軍進行大戰(zhàn),從陸地打到海上,沙俄甚至不遠萬里地派出了強大的艦隊,在日本的外海進行了決戰(zhàn),最后日本在付出了慘重代價的情況下,打贏了戰(zhàn)爭,逼俄國的勢力退出了東北地區(qū),俄國在東北的所有權益,轉歸日本所有,這也是幾百年來,那些被西洋列強所攻擊和殖民的落后地區(qū)的國家與民族,
沙俄亦步大清塵
劉裕搖了搖頭:“一開始沒有,這袁世凱命令手下,帶著北洋新軍去鎮(zhèn)壓這武昌起義,打敗了起義軍,重新奪回了武昌,但經此一戰(zhàn),袁世凱成了救世主,回來之后就向著清朝的皇族內閣,哦,這里忘了交待了,皇帝年幼,于是清朝開始了所謂君主立憲的嘗試,學著西洋和日本,搞起了所謂的內閣,但這個內閣成員,幾乎全是皇室宗親,滿族八旗權貴,連漢族重臣大帥都幾乎給排除在外。”
“所以袁世凱在出兵平叛之后,回來就開始奪權,要解散皇族內閣,同時,革命黨雖然軍事上失敗,但是也開始在針對滿族的這些宗室,重臣們開始了ansha行動,各地的督撫,牧守,到北京城里的高官大臣,有不少都死于這種ansha,畢竟在這個時代,sharen已經不是只需要刀劍了,有各種可以讓普通人在十步之外就能刺殺到高官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