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辰的腦海中,沉吟了片刻,整理了一下語言道:
“王院士,各位專家,問題可能不出在我們認為的核心部件上。”、
所有人都愣住了。
不是核心部件?那還能是哪兒?他們幾乎把整個平臺翻了個底朝天,連一顆螺絲的扭矩都重新計算過。
王淦院士眉頭微蹙:“小江,你具體說說。”
“問題,可能出在電源上。”
江辰一字一頓地說道,“更準確地說,是電源模塊里的一塊穩壓芯片。”
“穩壓芯片?”
負責電路設計的張院士第一個表示了懷疑,他推了推厚厚的眼鏡,語氣帶著一絲不解:“不可能。電源模塊是我們最先排除的。”
“我們用高精度示波器二十四小時監控,輸出電壓曲線平滑得像一條直線,波動率遠低于千分之一,完全符合設計標準。”
這幾乎是所有專家的共識。
電源,這是最基礎的部分,也是他們最有信心的部分。
一個如此重大的項目,怎么可能在這么基礎的地方犯錯?
江辰點了點頭,表示理解他們的疑惑。
他總不能說系統檢測到了0001的“微頻波動”了吧?
他換了一種說法:“張院士,您說得沒錯。常規檢測下,它的確是完美的。”
“但問題在于,這種穩定是宏觀上的。”
“在微觀層面,或者說,在更小的時間尺度上,它可能存在一種我們現有設備無法捕捉到的,極其微弱、但頻率極高的周期性波動。”
“這種波動本身微不足道,但在長達二十四小時的連續運行中,陀螺儀的積分算法會將這個微小的誤差不斷累積。”
江辰的比喻通俗易懂,在場的專家們瞬間就抓住了核心。
積分效應!
他們當然懂這個原理。
但是,將這個原理同一個小小的穩壓芯片聯系起來,還是第一次。
幾個院士面面相覷,眼神中流露出震驚。
這個年輕人……他是怎么在這么短的時間內想到這一點的?
不等他們消化完這個信息,江辰又指向了平臺的巨大承重框架。
“第二個問題,在這里。”他的手指點在框架與基座連接的一個焊點上,“結構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