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識別靈力并主動飛過去?
陳舒撓了撓頭。
再看向時謙老師時,卻見時謙老師仿佛看穿了他的想法,向他挑了下眉。
仿佛在說:試試?
有點意思。
心心念念的靈力副炮
宿舍之中,陳舒打開電腦。
再打開“萬千”。
這是一個靈宗開發的法術設計輔助工具,也是全世界最專業的法術設計輔助工具之一。說來可笑,陳舒堂堂靈宗圣子用這個軟件,竟然還要支付高額年費。
“開工!”
陳舒難得的斗志昂揚。
根據性能需求,先理清法術設計思路,將之寫下來,固定在右邊的懸浮窗口上。
再做個大致的設計流程。
并定下大的法術結構。
在和時謙老師的溝通中陳舒得知,目前各大國都在研究靈力副炮的彈體自動攔截能力,在國內起碼就有好幾個武器研究實驗室在搞這個,各有各的進展和結果,運用的技術很多樣,也各有優缺點,暫時還沒有“蠱王”殺出重圍。
陳舒覺得這個會很難。
靈感雷之所以可以在感應到敵方后朝敵方自動飛去,是因為它本身是個實體,自身除了戰斗單元,還有相當多的感應部件為其提供方向指引,也有專門的符文組為其提供動力和轉向。而曳光術的靈力彈是純粹的靈力,它所具備的主要能力就是飛行和baozha,此外還有一些小的特性,讓其維持彈道、穩定等等,而這些都是特性,而不是功能,它并不具備精細的感應能力,也不具備轉向能力。
自然地,想要讓純靈力彈體達到這個功能,也不能按照靈感雷的思路去做。
本身就只是純靈力了,你不能再在上面附加符文組,不能再給它安裝其它部件。要么像是一些高深的法術一樣,完全更改它的靈力結構,再用施術者的心神與它建立聯系,去控制它,例如劍宗的御劍術。要么就只能從特性著手。
聽起來前者好像更好實現,起碼已經有御劍術在前面作參考了,可大益其他人的研究工作已經證明了,這是行不通的。
一是技術問題。
二是性價比問題。
這種技術本身挺復雜,不好做,就算做出來了,還需要有人操縱,像是劍宗弟子操縱劍光一樣,可是傳統劍修的學習門檻本身就高得離譜。
好不容易解決了這個問題,你會發現它的成本已經高得堪比攔截導彈了,可它本身就是個廉價的近程攔截武器,整那么高端,為什么不直接用導彈防御系統呢。
有實體的導彈性能可比它強多了。
所以只能從特性著手。
怎樣才能讓曳光術的純靈力彈體自動向襲來的靈力攻擊改變方向呢?
陳舒還真想出了一些門道。
只是太不好實現了。
陳舒努力思索了一會兒,便將之暫時擱置了。
這個問題就算自己可以解決,可以實現,也不是一時半會兒的事,所以他還是決定先將自己的曳光術改成正常的、普通的攔截防御版曳光術,之后再將之升級成智能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