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你能夠走出天橋,尋到好的生活,爺爺替你高興。人這一輩子說長不長,說短不短,不論做什么,只要覺得有意義就好。人,還得要好好活著,才能看到希望。孩子,想做的事兒要趕緊去做,不要像爺爺一樣,老了老了,才發現自己一事無成。”
紅玉聽到這里,早已泣不成聲。自己雖在服裝廠做老板娘,其實大小事情也是做不得主的,楊正骨子里雖有一些正氣,但那也是男人的征服欲在作祟。
每次紅玉提到想給天橋的老老小小做點兒什么,都會遭到楊正的極力反對,說她心里只有那幫乞丐,骨子里全是乞丐思維。
紅玉感到無比難受,難道眼睜睜看著這些無依無靠的人,就這么卑微地活著?自己真的不能為他們做點兒什么嗎?
紅玉回到廠里,跟廠部負責財務的楊大瓔商量,想要從廠里支取一筆錢,去做公益。
楊大瓔是楊大力的堂姐,他們跟楊正屬于同宗室的兄弟姐妹,自楊正做起了這家服裝廠,漸漸地就把這些人招進來做工,后勤這一塊幾乎全是楊家軍。
紅玉把這個事情跟楊大瓔說了以后,楊大瓔推說,公章沒在自己這里,開不了支票,得等!
其實,真正的原因是楊大瓔需要跟楊正匯報這個事,不能輕易答應,哪怕自己是老板娘也不行。
楊正知道這個事兒以后,趕回了家中。
他對紅玉說道:“我是開廠的沒錯,但我是做企業,不是做慈善!以后不準再去和那些乞丐有來往,否則的話,收拾東西給我滾蛋!”
紅玉覺得自己的尊嚴受到嚴重的踐踏。
她雙眼蓄淚,哀怨地看著這個曾被自己視為英雄般存在的體己人,內心感到拔涼拔涼的。
自從那天去了天橋,紅玉再也不能對這些需要幫助的人做到無視了。她下定決心,不論付出什么樣的代價,必須為他們做些什么。
紅玉再次找到楊大瓔,說:“瓔姐,我需要錢。我想自己也開一家門市試試水,了解一下市場的走向,看看哪些產品走得更好,以便廠里調整生產任務。”
楊正聽說紅玉是為了廠里的生意需要錢,心里挺高興,讓楊大瓔給她拿錢,需要多少批多少。
紅玉拿了錢,在楊大瓔的陪同下,果真到處去看鋪子,但連著看了幾天,都沒找到合適的。
楊大瓔有些不耐煩了,對她說:
“紅玉,這個鋪子的事情,你還是自己去看吧,我廠里事情那么多,耽誤不得。”
“錢我會劃到你賬上,需要的時候你自己去提取就行了。但說好,錢你必須是用在廠里生意上邊,不能做其他事情,這是楊總特地交代的。”
紅玉笑著說:
“那是當然,我是廠里的老板娘,肯定首先考慮的是廠里的生意呀。”
紅玉等楊大瓔走了以后,趕緊考慮怎么把在天橋下的老人帶出來。她要讓老人在最后的時光里感受到人世間的溫情和快樂。
能拿到的錢不多,在京都做善事有很大的難度。因此,她先去京都附近的一個小縣城找到一座院子,院子里有花有草有樹。紅玉請來了三個附近的工人,幫忙把院子清掃出來,再添置一些必要的居家生活用品,就趕到京都去接老人。
老人已經變得很虛弱,說話都有些費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