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語氣中不夾雜任何一點感情的話語。
讓跪伏于地的孫傳庭頓時感覺自己好像跪在了燒紅的鐵板上。
如果僅憑對國利好的角度出發,陜西境內的宗室確實是該處理一下
畢竟前些日子他游歷陜西時。
曾親眼看到當時秦王府的一個妃子出游,身后所跟的隨從便有百人之多。
這些隨從各個衣著綺羅,一身衣服便是窮苦百姓種地半年都買不來的。
這還只是仆從而已
可是皇家宗室的問題,是他一個小小的辭官進士所能妄加評議的嗎?!
孫傳庭一時間不清楚皇帝問這句話究竟是什么意思,也不知道該如何回答。
從心里,他是想回答“該殺”的。
但此舉在三綱五常的基調下,實在顯的太過驚世駭俗。
就在孫傳庭口干舌燥不能言之時,他又聽到耳邊傳來聲音。
“這個問題是朕問的,所以不管你說了什么,朕都不會怪罪于你,不必驚慌。”
聽聞此語,孫傳庭心思飛轉,大致明白了這是皇帝對他的一次考驗。
宗室與民生,孰重?
皇帝的話讓孫傳庭不由自主的熱血上涌。
同時孫傳庭也大抵猜測出了,為何皇帝能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做到這一步。
僅就這份直白的擔當而言,做臣子的但凡有點心氣,又怎么可能不為皇帝效死?
孫傳庭深吸一大口氣,控制住心態后高聲回答道:
“回稟陛下,若是從利國利民的角度出發,陜西境內的那些宗室確實皆該殺之!”
孫傳庭本想委婉點回答,但皇帝的問題是宗室該不該殺。
這個時候他若是再去逃避什么,恐怕會讓自己的印象在皇帝心中大打折扣。
孫傳庭不愿意看到這種事情發生,因為對于他來說。
這不光是一個救陜西救大明的重要機遇,更是他孫傳庭本人建功立業的機會。
所以,面對著皇帝,他說出了這種對皇權大不敬的言語。
因為他明白,雄才大略的皇帝不會因為臣子一句為了國家利好的言語,就怪罪于身。
聽著孫傳庭的回答,朱由檢慢慢點了點頭。
對于朱由檢來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