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毛文龍的設想中。
此次進京述職無非就是兩種結果。
一是早朝時他被帶進宮中覲見,然后群臣起而攻之,然后他這個眾人眼中的心腹大患被陛下震怒之下當場治罪。
二是早朝時他被群臣起而攻之,陛下寬恕他的罪過,繼而責令他繼續守好東江鎮,既將他震懾一番又收買了他的人心。
前者他已經做好了準備,后者他可以理解。
雖然心中確實也有幾分“天降雄主救大明”的幻想。
但已經到了知天命年紀的毛文龍,知道那只不過是自己不切實際的臆想而已。
只是當他剛剛聽到傳話太監說明晚再帶他進宮時,他突然從中捕捉到了一絲極為關鍵的信息。
晚上進宮,那便代表著新皇是要私下先見一見他。
這種行為本身就已經是一種示好,同時印證了毛文龍在來之前的猜測:
新皇能從一眾奏折中看出誰是有功之臣,說明他便不會輕易被朝中官員所糊弄。
念及此處。
毛文龍本已沉寂如一潭死水的心中出現一絲波瀾,同時對明天的覲見多了幾分期待。
頓了頓后,毛文龍繼續朝那傳話太監詢問道:“陛下可還有別的吩咐,比如讓我待在驛站中不得走動之類的?”
傳話太監笑著搖頭:“這個倒沒有,只要毛大人不誤了明晚的覲見之事就行,其余的全看毛大人自行安排。”
毛文龍點點頭,傳話太監也隨之退下。
等到傳話太監走后。
毛文龍換了身便服,沒帶隨從獨自一人離開驛站。
好些年未曾再來京城了。
毛文龍只覺得現在的京城,比自己記憶中的京城多了好些生氣。
甚至街道上走動的百姓,都會在不自然間多透露出幾分笑顏。
毛文龍暗中評價著自己所看到的一切。
從這些來看的話,新皇似有愛民之風。
只可惜,光憑這點還遠遠救不了大明。
金人虎視眈眈、士卒欠餉成風、官員苛待百姓、世家兼并成災
內憂外患的積弊之下,毛文龍也不知道大明還能再撐多久。
不過等到了明天覲見時,他會將自己見到的這一切都說給皇上。
雖然對于一個十七歲的少年天子來說,這些事情太過沉重且根本無力解決。
但他至少要讓新皇知道,外面的世界究竟是怎么樣的。
這樣的話,也算自己對得起先皇的知遇之恩了。
想到這里,毛文龍嘆了一口氣,突然發現有些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