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奴婢進入陜西之境開始,便看到了大片逃難的饑民和受災的田地。”
“不僅如此,那些城中大戶還趁此機會與官府勾結囤積居奇,大肆抬高糧食價格,逼的我大明百姓流離失所。”
“等奴婢進入受災最重的延安府時還親眼看到了大批人人相食的慘況!連奴婢等人都差點被抓去吃了!”
“若不是奴婢們相比于饑民腿腳更利索的話,那已經無法再回來見到皇上了!”
最后,這位聲音哽咽的太監頓了頓,似乎是下定了某種決心:
“陛下若是再拖些時日的話,陜西恐怕會生出大規模民變!”
聽完幾人講述,朱由檢面無表情的點了點頭。
這些匯報和他想象中的差不多。
以這個年代的生產力來說,一旦出現災荒那必然會出現大規模人相食的慘狀。
如何解決好一省之巨的災民,確實是一個相對棘手的問題。
運糧、搶糧、賑災
這些都只能緩一時之急。
而且陜西受災已長達數年,朱由檢也不知道這樣的災荒還會在未來持續幾年。
必須要等過段時間他親自到了后,再切身實地的去思考破局之策。
朱由檢看向幾名密探,從身上取下一些貼身的物件:
“最近時局危急,朕明面上不能賞你們什么,否則可能會有人對你們不利,這幾樣東西你們先拿著。”
聽見這話,幾人慌忙跪地叩首:“奴婢蒙皇上圣恩,為皇上效力萬死不辭!”
他們雖然不知道最近朝中具體發生了何事,但既然皇上都這么說了,那事情必然不簡單。
而且能被皇上貼身帶著的東西,即使拋開其價值不談,也已經是一種巨大的恩賜。
幾人感動之余,頓覺這些日子里所受的一切苦都值了。
接著朱由檢看向王承恩:“再去內帑給他們一人取一千兩銀子,這段時間將他們帶在身邊,不可讓一切外人接近。”
“奴婢領旨。”
朱由檢揮了揮手,王承恩隨即帶著幾人離開房間。
只剩一人的房間里。
朱由檢從一堆文策中找出有關陜西各州府的地圖和其官員名冊,仔細翻閱起來。
京城之內。
仍是在那間不起眼的庭院內。
黃立極看著眼前的其他同僚,最先開口道:“皇上給京城周遭免征遼餉的事,諸位都聽說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