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話一出,屋內眾人眼中陡然射出精光。
閣老施鳳來最先開口詢問道:“可曾知曉皇上外巡的目的地是哪里?”
剛剛開口的那名官員冷哼一聲:“陛下天威難測,連這次出宮之事我等都沒事先得到一點消息,更何況外巡之事?”
這時,有一名福建籍官員開口道:
“雖無法得知陛下外巡的目的地是哪里,但我等亦可通過最近陛下所為和各項朝事中提前窺探出一二。”
此言一出,眾人也是皆目光平靜的轉頭看向他。
這人也是在品了一口江南上貢來的香茗后,不緊不慢的說道:“如今國庫空虛朝政危急,陛下剛上任就抄了不少人的家。”
“光從錦衣衛(wèi)那里抄出來的銀子,就有二三百萬兩之多。”
“但這些銀子說白了,連遼東欠的餉銀都補不上來,更別提其他省份的虧空。”
“然而陛下雖有雷霆手段,卻也無法一直通過這種方式來補充國庫,所以我猜測”
“陛下外巡的最終目的地,極大可能是江浙或是東南沿海一帶。”
說到這里。
這位官員便不再往下說去,而是繼續(xù)品起了杯中的香茗。
眾人也是立馬會意,明白了話里的意思。
一直抄家終究不是辦法,想要從根本上解決財政問題,還是要靠一個健康的稅收。
而大明中最為富庶、能提供最多稅收的區(qū)域,莫過于江浙及東南沿海一帶。
皇上這些天來的各種動作,在這種推測下似乎也有了合理的解釋。
訓練內操、控制錦衣衛(wèi)、抄家弄銀子其最終目的便是為了到江南改革稅收。
可江南一帶的稅收,是你一個剛登基不過月余時間的皇帝能動的嗎?!
知不知道即使是太祖和成祖,也不敢對這些地方把事情做的太過?
眾人中施鳳來最先表態(tài):“既然如此,明日我便修封家信,著親信快馬送回浙江家中。”
另外幾位官員也在此刻頷首附和道:“我等也一樣。”
眾人雖未明說,但其實意思已經再明顯不過。
只要皇上敢來,那就別回去了。
落水失火,總有一種死法適用于大明天子。
真以為八百親衛(wèi)就能橫行無敵了?!
說實話,他們也不想將事情做的太絕。
如果皇上只是在京城內搞搞事情,那即使是一日殺百官之事,他們也認了。
因為把皇帝整死,并不是嘴上說說就能輕易做到的,這需要付出極大的代價。
而且那些史書上也總是會不可避免的,留下一些供后人浮想聯翩的蛛絲馬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