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還反問起來,陳韻:【是我先問你】
宋逢林:【我得知道你的,才能知道我的。】
月亮繞著地球轉,地球會覺得過意不去嗎?
陳韻反正會。
她打出的字刪掉好幾遍,不知何時紅云爬到耳后,抬頭看到鏡面反光里的自己就做賊心虛,把手機丟到一邊。
掩耳盜鈴,藏不住心跳如雷。
那句刪了又打的【我們過二人世界吧】,最終還是沒有發送出去。
陳韻先起的頭,宋逢林才認真琢磨起孩子不在家的日子要干嘛。
他是個沒什么額外興趣愛好的人,喜歡固定的條條框框,朝九晚五對很多人來說是枯燥無趣的日常,于他而言是平靜安穩的幸福。
即便是離職后空出的多數時間,也是以家人為核心來打發。
那些從夾縫里擠出來的自我,反而成為一種愜意。
這樣的性格,遇此難題當然第一時間按照枕邊人的喜好來決定。
他打開手機,從暑期檔的電影開始搜索。
本來他以為這些事情只能填充部分的空閑,沒想到本市的娛樂生活如此發達,什么漫展簽售會的恨不得一天有個八場。
宋逢林還是第一次知道大城市原來這么精彩。
他少年時期看到就會略過的名詞現在栩栩如生,讓人覺得這么多年的付出確實是有價值的。
怎么說,也到享受的時候了吧?
他來了興致,做出個極為細致的表格,連兩場活動之間的交通都考慮到。
陳韻到家一看,很有自己是大領導的感覺。
她不敢當孩子的面討論,先收起來放一邊:“晚上再說。”
宋逢林不免有種被潑冷水的錯覺。
他心思敏感,別人多看一眼都先檢討自己有沒有哪里不對,又極度地了解這種缺點,很快能告訴自己:不是的,她不是那個意思。
幾乎可以掀起風浪的情緒,消弭得無影無蹤。
陳韻的頭發絲都沒動一下,把地面放得亂七八糟的玩具踢邊上。
宋逢林比孩子們更早察覺到暴風雨,彎下腰收拾:“我來吧。”
陳韻沒好氣:“就你會慣。”
還是喊:“我說過不玩的玩具要干嘛!”
都不用帶主語,兩個孩子自覺主動地從兒童房跑出來。
他們在里面過家家,不知道今天走的是什么劇情,翻出些奇奇怪怪的衣服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