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未眠至今,都還是忘不了那個春寒料峭的清晨。
那是在高三上的二月中旬,她比平時早半個小時醒了。
氣象臺的天氣預報說,溫度已經下降到零下八度,小雨,會有大風,出門需要攜帶雨傘,穿羽絨服或者棉外套防寒。
然而,等她起床的時候,陽臺的日光灑進屋內,已經照得滿室亮亮堂堂。
公寓門口有一棵十幾年的玉蘭樹,七八米高,細長枝葉伸進窗臺,其中的一朵花苞頂著寒意盛開了。
白色的花朵在風中搖曳,淡淡的花香飄進來,很香,很美。
因為這朵花,林未眠的心情不錯,她以為今天一定會有好事發生。
-高三上半學期學宣布推薦提前進入包括明華,德怡在內的多所重點大學的保送名單。
在那幾年,所有重點中學的保送策略大致都可以分成三種。
自主招生,學科競賽,強基計劃。
自主招生在前年被廢止了。
而學科競賽這條路,林未眠不是沒去嘗試過。
可在那種天才怪物云集的修羅場里,強如年級第一的黎應諶都無法保證拿到國獎,她拼盡全力廝殺,也只不過是夠到省賽的第五名邊緣而已。
并且還因為準備競賽導致原本穩定在前五的成績倒退回了第十名,屬于兩頭都沒占好。
唯一留給她的機會就只有強基計劃。
一般高校會提前考核測評入圍學生的綜合素質,擬制名單后,按比例對考生的高考成績進行降分,最高可降低50分。
明華附中因為和明華大學的高度綁定,有資格直接將高二和高三上學期的成績直接作為綜合素質評價推薦上去,并且還會免除大學四年的學費。
可相對應的,接受強基計劃的學生必須簽訂合同,第一志愿只能選指定的幾項基礎科目如物理,生物,化學,數學等。
這種名額只有兩個,同個班級里,符合資格的卻有數十個。
按次序排,林未眠只在第七位。
但她依舊有很大希望。
畢竟限制專業這種條件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
火箭班里的學生絕大部分都是家境尚好的天之驕子,不僅對自己的實力有自信,對未來也有清晰的理想規劃。
比如排在第三名,后來去醫學院本碩連讀的孫雪,她父母都是心腦血管專家,女承母業理所應當。
排在第四的韓躍集,去了政法系,因為家里的姑姑伯伯叔叔都是律師檢察官之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