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期檢查的倒計時只剩最后一周,車間里彌漫著一股無聲的硝煙味,每個人都知道,最后的決戰(zhàn)時刻到了。
鄭昊踏進車間時,天剛蒙蒙亮,趙田佝僂的背影早已映在設備冰冷的金屬外殼上。
“老趙,起這么早?”
趙田手上沒停,眼睛還盯著昨晚打印出來的運行數據,聲音里帶著一絲沙啞:“睡不踏實,翻來覆去都是這臺機器的動靜,不親眼來看看昨晚的數據,心里頭跟貓抓似的。”
為了測試設備長時間工作的穩(wěn)定性,他們讓機器空轉了一整夜。
鄭昊湊過去,順著趙田的手指看去。
“情況怎么樣?”
“大體上沒毛病,但有個小問題。”趙田點了點記錄紙上的一段曲線,“你看,前半夜的數據穩(wěn)得像一條直線,后半夜就開始上下飄,雖然幅度不大,但不對勁。”
鄭昊的目光在數據上掃過,腦子飛速運轉,很快就抓住了癥結。
“是溫度。”他斷言道,“設備長時間運行,內部元器件發(fā)熱,導致了極其微小的熱脹冷縮,精度就跟著跑偏了。”
趙田一拍大腿,恍然大悟,隨即又犯了愁:“那咋辦?總不能找個人二十四小時對著它扇扇子吧?”
“你別說,還真得給它‘扇扇子’。”鄭昊的表情卻很認真,“不過不是用風扇,咱們得想辦法給它弄個恒溫環(huán)境。”
他立刻找到了李建設。
上午十點,李建設就領著兩個木工師傅,叮叮當當地在設備周圍敲打起來。
“老李,你這是干啥?給機器蓋房子娶媳婦啊?”趙田忍不住打趣。
李建設一邊拉著鋸子,木屑紛飛,一邊樂呵呵地回道:“可不是嘛!給咱們這寶貝疙瘩蓋個‘洞房’,保證它冬暖夏涼,不受外邊兒的風寒!”
木框架很快搭好,再蒙上厚實的帆布,一個簡易的恒溫工作間就成了。雖然看著有些土氣,但效果立竿見影,設備周圍的溫度計讀數,穩(wěn)穩(wěn)地停在了一個區(qū)間內。
下午,輪到周煜那邊遇到了麻煩。
經過反復的改進,控制系統(tǒng)的電路板已經復雜到令人頭皮發(fā)麻的地步。
“鄭昊,你過來看一眼!”周煜舉著示波器的探頭,眉頭緊鎖,“信號波形不對,上面全是毛刺。”
鄭昊湊過去,屏幕上跳動的綠色波形確實不夠平滑,像是湖面起了風,布滿細碎的漣漪。
“電源有干擾。”他一眼就看出了問題,“電流不干凈,系統(tǒng)就穩(wěn)不住。”
“我加個濾波電路,把這些雜波濾掉。”周煜說著就動手,從備用零件盒里翻找著合適的電容和電感。
兩人埋頭搗鼓了一下午,又是焊接又是調試,終于,示波器上的波形變得光滑如絲,穩(wěn)定得像一汪深潭。
“漂亮!”周煜一揮手,臉上是藏不住的興奮,“這一下,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又上了一個臺階!”
周二和周三,整個團隊進入了最嚴苛的全面性能測試階段。
他們搬來了幾十種標準件,小到精密螺絲,大到鑄鐵方塊,挨個讓新設備“過目”。
“這個螺絲帽,老李,你用卡尺量一下。”鄭昊發(fā)號施令。
李建設戴上老花鏡,用游標卡尺仔細測量,報出讀數:“外徑,不多不少,正好十二毫米。”
隨后,他們將同一個螺絲帽放在新設備的測量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