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專家們看完鄭昊的滾齒機后正準備離開,鄭昊突然叫住了他們。
"施密特先生,韋伯先生,請等一下。"鄭昊用德語說道。
兩人轉過身來,有些疑惑地看著鄭昊。
"鄭先生,還有什么事嗎?"施密特問道。
"我想請兩位喝杯茶,聊聊技術。"鄭昊看向三位老外說道,"我聽說你們德國的機械水平處于世界頂尖水平,心生向往。"
施密特和韋伯對視一眼,都看出了對方眼中的意外。
"你是認真的?"韋伯問道。
"當然。"鄭昊點點頭,"作為一名工人,十分敬仰貴國在工業方面達成的成就。昨天您們的話雖然刺耳,但確實點出了我們的不足。我希望能從您們身上學到一些東西。"
施密特被鄭昊的坦誠打動了,"同為工人,我們很愿意與您交流。"
穆勒博士在旁邊冷哼一聲,"我還有事,先走了。"
說完就氣沖沖地離開了,顯然還在為今天的丟臉而憤怒。
劉建華安排了廠里最好的會議室,還讓食堂準備了茶水和點心。
"鄭先生,您的滾齒機改造確實讓我們印象深刻。"施密特開門見山地說道。
"謝謝夸獎。"鄭昊謙虛地說道,"但我知道,這種改造在您們看來還是很初級的。"
韋伯搖搖頭,"不能這么說。技術創新最重要的是思路,您的思路很正確。"
"只是在實現方式上,還有改進的空間。"施密特補充道。
鄭昊眼睛一亮,"請您詳細說說。"
"比如說,您的傳動裝置雖然能夠實現自動分度,但精度控制還有問題。"施密特說道,"我們德國的滾齒機使用的是蝸輪蝸桿傳動,精度可以達到30角秒以內。"
"30角秒?"鄭昊裝作驚訝的樣子,"這是怎么實現的?"
"主要是材料和加工工藝。"韋伯解釋道,"蝸桿的螺紋精度要求很高,我們使用專門的螺紋磨床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