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南郊,恪記農莊人聲鼎沸,比上元燈節還熱鬧!
田埂被圍得水泄不通,城里人、老農,個個伸長脖子瞪圓眼,盯著那百畝葉子發黃的土豆田。
田邊,幾十名流民佃戶和農科班半大小子,攥著嶄新鋤頭,手心全是汗。
莊頭老趙黑紅臉膛繃得緊緊,看向田頭高處的李恪。
李恪一身利落胡服,目光掃過人群,掃過蓄勢待發的隊伍,落在那片深綠土地上。
他深吸一口氣,猛地揮手,聲音清亮穿透嘈雜:
“開——挖——!”
“開挖嘍——!”老趙跟著吼破嗓子。
唰!
幾十把鋤頭齊齊揮下,狠狠刨進松軟的土地!
“嘿喲!”
“小心點!”
呼喝聲、鋤頭入土聲、泥土翻動聲瞬間炸開!
所有人眼珠子都粘在翻開的土塊上!
程,督令各道州縣一體推行,方顯朝廷恩德,澤被四方!”
冠冕堂皇,核心就一個:
主導權歸朝廷,歸司農寺,那巨大的初期良種利益,豈能讓恪記農莊獨掌?
老狐貍,摘桃子?門都沒有!
臉上卻誠懇大度,對李世民躬身:“父皇!兒臣育此物本為解民倒懸。今幸成功,自當獻于朝廷,惠澤萬民!兒臣立誓,所有種薯、種植圖譜、管理要點,無償全部獻出!絕不藏私!”
此言一出,滿場喝彩雷動!
連魏征看李恪的眼神都多了贊許。
種薯圖譜?白送!核心技術?嘿嘿,沒我的人手把手教,你們拿著寶圖也種不出寶!推廣?老子要的是名分和道德高地!
緊接著,他話鋒一轉,語氣鄭重務實:“然則父皇,諸位大人!土豆雖好,推廣非易事。選種留種、整地施肥、播種時機、田間管理、儲藏,皆有法門,稍有不慎則減產絕收,反誤農時傷民心!更恐有居心叵測之輩,以劣充好,哄抬種價,盤剝百姓,壞了朝廷美意!”
目光掃過幾個世家背景官員微變的臉色,懇切看向李世民:
“兒臣斗膽懇請!允準恪記農莊農技隊,尤其深諳此物的杜明月及農科班學生,協助司農寺,分赴各道州縣,實地指導推廣!確保種植之法不走樣!同時,首批推廣,當優先安置流民、充實邊軍屯田、賑濟受災州縣!讓最需糧之人,最先嘗到這活命糧!”
一番話,有理有據滴水不漏。
名義主導權歸司農寺,核心技術和執行權捏在“自己人”手里,更站在道義高地(優先給窮人),還懸了頂“哄抬種價盤剝百姓”的帽子堵人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