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情況,姜宛宛被廢并不會在京城引起轟動,畢竟她娘家沒什么勢力。
且真相未經泄露,宣王又是私下里向元隆帝請的旨,在外人眼里這就只是人家宣王府的一樁家事而已。
這樣的皇家家事除了御史會主動了解一二,其他人沒幾個會放在心上。
都有自己的日子要過,誰成天盯著別人啊。
可關鍵就在于。
當初姜宛宛不顧自家姐妹的名聲,對宣王死纏爛打的事京城不少人知道。
且之前她生的那對兒祥瑞龍鳳胎慶百日,宣王府辦得那叫一個熱鬧,城里好多人都去宣王府門前瞧了呢。
姜家人為此好不得意。
誰知才過了多久,人就被廢了!
消息是從姜家傳出來的,被廢的原因就是姜宛宛毆打宣王、辱罵宣王妃。
一傳十,十傳百的。
等到下午,半個京城的百姓都知道了,甚至有茶樓酒肆在編故事說書了!
當然,百姓們不敢提及宣王和宣王妃,所以這些故事里的人物都改成了普通地主或商人之家的老爺夫人小妾。
說書先生皆擅口技,一人分飾幾角。
將那小妾的潑辣、老爺?shù)谋┡?,以及正室夫人的窩囊憋屈演繹得淋漓盡致。
總歸,京城的茶樓酒肆至少要熱鬧半個月。
宮外的事檻兒無從得知。
只歇晌起來打算給肚里的小家伙縫肚兜時,檻兒也想到了宣王一家三口。
上輩子她初見姜氏時,對方已經是宣王妃,這輩子她和對方產生了不快。
導致姜氏的下場變了。
這么一來,宣王妃母女二人這輩子的人生軌跡應該也變了,起碼不會再自焚?
如果真是這樣,檻兒覺得挺好的,自己也算是間接幫她們避開了前世慘劇。
至于宣王與宣王妃的事,檻兒沒打算摻和,男女間的事也不是外人能插手的。
思及此,檻兒把心思從宣王夫妻身上收回來,繼續(xù)致力于給小家伙縫肚兜。
別看她上輩子生過三個,自己又有手藝,可實際這種給孩子縫制貼身衣物的活兒,檻兒上輩子并沒有干過。
倒不是她對孩子沒心。
而是生曜哥兒時,因為一早這個孩子便是定好要抱養(yǎng)給鄭氏的,鄭氏除了讓她好好養(yǎng)胎,便不許她再做別的。
當然,時不時給她端端茶倒倒水不算,鄭氏說有了身孕要適當?shù)貏右粍印?/p>
后來生兩個小的。
檻兒動過自己給小家伙做衣裳的念頭,奈何彼時她委實畏懼太子,太子一句“無需你動手”她就真不敢做了。
前世今生不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