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國慶,凌晨。
南鑼鼓巷95號院還沉浸在黎明前最深沉的寂靜里,只有幾戶人家的窗戶透出微弱的煤油燈光。
蘇長順破天荒地沒睡懶覺,他輕手輕腳地起身,窗外,啟明星孤獨而明亮地閃爍著。
”媳婦兒,醒醒。”他俯下身,聲音帶著難得的溫柔,輕輕拍了拍李曉梅的臉頰,”咱們該出發了。”
李曉梅迷迷糊糊地睜開眼,看到丈夫穿戴整齊的樣子,瞬間清醒過來,眼中閃過一絲興奮和期待。
”嗯,這就起。”她動作麻利地穿好衣服,特意選了一件藍色列寧裝,又對著小鏡子仔細梳了梳頭發,臉上帶著一種近乎朝圣般的莊重。
兩人收拾停當,推開屋門。
深秋凌晨的寒氣撲面而來,讓蘇長順忍不住打了個激靈。
他推著那輛二八大杠,讓媳婦坐穩,正準備出發——
”哥,等等我!”
一聲刻意壓低的粗嗓門打破了院里的寂靜。
傻柱從自家門里竄出來,后面跟著睡眼惺忪,但同樣穿戴整齊的張小燕,還有被張小燕牽著手,小腦袋一點一點、顯然還沒睡醒的何雨水。
蘇長順回頭,借著微弱的星光,看到傻柱帶著興奮的臉。
”柱子,咋就等等你,你知道我要去哪兒?”
”您看不起誰呢?今兒是啥日子?國慶節!您這一大早推車出門,不是奔天安門去,還能去哪兒?”
蘇長順樂了,這家伙難得機靈一回。
他故意調侃:“喲呵?傻柱變精柱了?行啊!誰再喊你傻柱,哥第一個不同意,這腦子,轉得挺快嘛。”
傻柱嘿嘿直樂,撓了撓頭:“那是,跟著哥您混,能不機靈點嗎?我媳婦和雨水,咱們一起,咱們路上有個伴兒,熱鬧。”
蘇長順看了看天色,東方天際已經泛起一絲極淡的魚肚白。
他點點頭:“成,咱們動作得快點,再磨蹭,太陽公公都出來了,咱們只能看后腦勺了。”
”放心,耽誤不了。”傻柱拍著胸脯保證,轉身麻利地把何雨水抱上自行車前杠,張小燕則側坐在后座。
兩輛自行車,載著兩家人,在寂靜的胡同里穿行。
車輪碾過青石板路的聲響在空曠的街道上回蕩。
李曉梅環著丈夫的腰,把臉貼在他溫暖的背上,輕聲問:“長順,今年廣場…有閱兵嗎?聽說前幾年都有大閱兵,可壯觀了。”
閱兵?蘇長順腦子里飛快閃過歷史知識。
52年到59年,確實是每年國慶都有閱兵,但偏偏…今年沒有,因為國家經濟困難,中央決定節省開支,國慶閱兵改為五年一小慶,十年一大慶,而恰恰是今年,只有群眾游行,沒有閱兵。
他總不能直接說沒有,那也太神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