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扯,拉扯。
跟村民之間的事情,想要達成一致,還是很困難的。
當然,保證上班,道路暢通是雙方達成一致的,至于大門也是確定安裝的,“挖沙蟲”啥的都是溫水煮青蛙,一點點換上。
廠區(qū)道路的恢復了。
大門一個禮拜后安上,保安也是當地人,崗亭和護欄一個都沒有少。
四方會談上,軟話說盡,現實中當然是公事公辦,自己的廠子自己的地,怎么可能別人隨意進出。
沒有哪一家電廠讓人當成自留地,游樂場的。
至于野生動物,還有長出來的紅樹林都圍起來,保護起來了。
但是公司也不是沒有讓步,做個公示牌,上面有“挖沙蟲”倒計時,因為工程進展,什么時候截止。
大門側邊開了一個帶門禁的小通道,在非施工高峰期,允許持有“臨時通行證”的村民限量進入指定的灘涂區(qū)域采挖沙蟲,并劃定了明確的“禁入區(qū)”。
同時,公司后勤部門也確實開始優(yōu)先招聘附近村莊的村民,除了保安、還提供了少量的保潔、食堂幫廚的崗位。
當然這種“服務”是相互的,區(qū)里盡快供應公租房,保證電廠一線籌備人員的住宿。
很快,新的六月就要到來了。
意味著,將再招聘一批大學生,住宿、生活都是大問題。
泥濘的廠區(qū)道路,僅靠那幾輛飽經風霜的皮卡已顯捉襟見肘,需要未雨綢繆。
這一點上,兩位經理不用說,就很默契了,要車要經費。
全盛總多次邀請公司班子成員來一線考察,這意思就是讓你體驗下“這幫沒人要的兄弟”。
莫讀的考公就是一個開頭。
再不改善環(huán)境,下面的兄弟就要跑的跑,調走的調走了。
田總是浙江余姚人,相比于浙江的余姚,北侖,寧海,舟山等廠子,海北電廠這一線條件差到極致。
住農民房,板房辦公室都是解放初期的事情,這都2013年了,條件還這么差。
很快,公司給一線項目部增配了一輛嶄新的捷豹四驅皮卡,還配了一名專職司機——吳啟華,21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