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靖立國后,曾派能臣經(jīng)略河谷走廊。
這里最繁盛時多達四十萬人。
后來韃子襲擾,人口是一減再減。
此番遇到大旱,朝廷不賑災,河西軍也是熟視無睹。
不知死了多少流民。
趙安如果沒有招撫五六萬人,只怕會死更多。
保守估計,現(xiàn)在河谷走廊恐怕不到十萬人了。
這與巔峰時期相比相差甚遠。
可聽張銘這語氣,他還嫌多呢,恨不得把所有流民都給趕走。
他們河西張氏難不成是要獨占此地?
即便皇帝和皇后同意,韃子同意嗎?
趙安面無表情地看著張銘道:“肅國公既然對我不滿,你又為何讓我多招撫流民?”
“他雖然不舍得出錢,但還是頗為在意名聲的。”
張銘說得很直白:“我呢,只在乎錢!這些流民現(xiàn)在除了嗷嗷待哺,還能干什么?你既然有這能耐,又不嫌他們累贅,全給你好了!”
“在我眼里,大靖最不缺的就是賤民!古往今來,真正風調(diào)雨順的又有幾年?他們遭了點災,就一副要死不活的樣子,裝給誰看?真是恬不知恥,惡心至極!”
“……”
河西張氏好歹也是名門望族。
怎么教出了這樣一個奇葩?
趙安眉頭微皺道:“你是想換百姓?”
張銘賤笑道:“河西有許多任勞任怨的百姓,而且服從管教,不比這些出身低賤,還有祖輩曾經(jīng)是蠻夷的流民強多了?”
“冠軍侯,你也可以把這視為一筆交易,咱們各自得到想要的,兩全其美,豈不快哉?”
河谷走廊是聚集了不少蠻夷。
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現(xiàn)在居住在這里的早就被漢化了。
朝廷也一直將他們視為大靖子民。
這家伙歧視他們倒是其次,主要是想將整個河谷走廊納入他們河西張氏的版圖。
野心還挺大。
趙安直接扎心道:“不知張千戶想過沒有,韃子會視而不見?尤其是拓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