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主任一句話,我又多了個“重點盯防對象”,工藝穩定性數據。
這玩意兒說起來簡單,就是一堆試驗室里測出來的數字,可落到我手里錄入系統、歸檔、協調各方確認。
那感覺生怕哪個方塊放歪了,整堵墻塌下來砸的是整個項目進度。
我面前攤開的,是昨天工藝組剛送來的最新一批穩定性驗證原始記錄表。
我拿起第一份記錄表。項目編號、部件代號、試驗日期、操作員簽名……嗯,都齊。
下面是數據區,密密麻麻的數字填在小格子里,都是些性能參數。
強度、耐熱、疲勞次數……我一邊默念,一邊在鍵盤上錄入著。
“強度,1543……耐熱,278……疲勞次……等等。”
原始記錄表上,“疲勞次數”那一欄,填的是“1028”。
但我記得,昨天工藝組的李工在走廊上跟試驗組的人爭得面紅耳赤時,扯著嗓子喊。
“我們第一批次抽測了五個樣件,平均疲勞次數才950不到!你們怎么就敢說穩定性夠了?”
950和
1028,這差得有點多吧?是批次不同?還是……我趕緊翻看試驗日期。就是昨天會上爭論的那批樣件的數據表。
我揉了揉眼睛,湊近屏幕又看了一遍“1028”,再低頭死死盯住表格上那個手寫的“1028”。
難道是李工記錯了?或者口頭報錯了?還是……這表格有問題?
不行,不能瞎猜。我立刻抓起電話,直接撥給了工藝組負責數據整理的馬姐。
“喂,馬姐?我技術支援中心孫琳。跟您核對個數據。”
“就是昨天送來的那批部件穩定性驗證的原始記錄表,‘疲勞次數’這欄,樣件編號b-007的,表格上寫的是1028?”
電話那頭馬姐很確定:“是啊,1028,怎么了?錄入有問題?”
“哦,沒,就是跟昨天李工在會上提到的平均950好像對不上,我確認下是不是批次不一樣。”
“會上?哦,你說那個啊!”馬姐的聲音似乎有點無奈。
“李工說的那是他們小組內部前期摸底測試的估算值,口頭提了一下,沒正式記錄。”
“我們這份是昨天下午剛做完的正式批次的抽測結果,五個樣件都測了,取的平均值就是1028。”
“原始數據都在我這里備著呢。肯定是李工著急,在會上把非正式的和正式的搞混了唄。”
“哦!明白了明白了!謝謝馬姐!我就是看數字有出入,怕我這邊弄錯了。那沒問題了,我繼續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