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這一番話,對孫權而言就太過誅心。
周瑜再強勢,劉備只需要忍到戰事結束就行,到時候一拍兩散,誰也礙不著誰。
但是孫權則不同,不僅現在要忍受,往后還要忍受,并且一直忍受下去
尤其最后一句話:
周瑜文韜武略出眾,是萬里挑一的英才,只是看他胸懷志向宏大,恐怕不會長久甘居人下、做別人的臣子啊。
簡直就是赤裸裸的挑撥離間,孫權豈能聽不出來?
但聽出來歸聽出來,哪怕明知劉備是在挑撥,該難受還是會難受,該亂想還是會亂想。
孫權本就忌憚周瑜,可想而知,聽完劉備一席話,心里會是什么感受?
不過說來也巧,還真讓劉備蒙對了。
周瑜如今確實不甘人下,打算自立爭霸。
而在歷史上,劉備同樣說過這句話,挑撥周瑜與孫權的關系。
背景是在赤壁之戰后,劉備想“借荊州”,周瑜強烈反對,然后前者就跟孫權說了這句話。
眼下,劉備只是提前把這句話說出口,挑撥周瑜與孫權的關系。
畢竟按照諸葛亮的分析,只要孫權不全力支持,再加上劉備方面不服,周瑜這個主帥位置就坐不穩。
剛才周瑜如此強勢,劉備便順勢挑撥,向孫權“進讒言”,離間二人的關系。
“主公?”魯肅近前提醒,“該上船了。”
孫權恍然回神兒,這才發現劉備已經離開,帶著麾下紛紛上船。
“好”
孫權心事重重,上船后徑直鉆進船艙內。
甲板上。
劉備、諸葛亮君臣二人,來到偏僻處交談。
“主公,我觀吳侯神色不對勁,您剛才跟他說了什么?”
面對諸葛亮的詢問,劉備沒有隱瞞,一五一十告知。
“孫權神色恍惚,看來離間計已經奏效。”劉備輕笑道:“接下來,就該拉近孫劉兩家的關系,孔明可有什么好辦法?”
“這個不急,感情日漸乃水磨工夫,主公多多與吳侯交往便是。”諸葛亮輕搖羽扇,“眼下有件急事,保不齊能加深離間。”
“哦?”劉備精神一振,“計將安出。”
諸葛亮看了眼遠處的江東軍,提醒道:“今日斬獲頗多,是不是應該有咱們一半?我軍短缺戰船,正好趁機討要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