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因為主力盡數被調往龍王廟救火,此地的守備前所未有的空虛。
“常山趙子龍在此。奉軍師將令,取爾狗糧。”
趙云一聲清嘯,銀槍如龍,率先撞破營門。八百精銳如虎入羊群,瞬間沖垮了稀松的守衛。火把點燃了干燥的糧草,油脂助燃下,熊熊烈焰沖天而起,將堆積如山的糧草吞噬。濃煙滾滾,遮天蔽日。
看到龍王廟水壩無恙,僅有少量痕跡,未見敵軍,武田信玄終于放心了。正要猜測諸葛亮下一步動作時,核心糧倉被焚毀大半的驚天噩耗,傳入信玄耳中時,這位運籌帷幄的甲斐之虎,身軀猛地一晃,噗地一聲,一大口鮮血狂噴而出,染紅了身前的地圖和軍配團扇。
他明白了。全明白了。
劫糧是假。吸引他注意力是真。
敗退是假。意外遺圖泄露水攻計劃才是真正目的。
他武田信玄,像個傻子一樣,被那份精心偽造的圖紙牽著鼻子,把最精銳的主力調往了毫無威脅的上游水壩。
而諸葛亮真正的目標,自始至終,都是他賴以維系數十萬大軍的命脈糧倉。
他調動大軍去護壩的那一刻,就已經把自己的糧倉,拱手送到了趙云的槍尖之下。
風雪呼嘯,仿佛都在嘲笑著他的愚蠢。他死死攥著那張沾著自己鮮血的假圖紙,指節捏得發白,喉間涌動著腥甜與無盡的悔恨。這一局,他在智謀上,輸得一敗涂地。
此一把火,焚毀的不僅是堆積如山的糧秣,更是數十萬大軍在嚴冬中熬下去的希望。關外田野上的冬麥尚未成熟。饑餓,這個比蜀國刀槍更可怕的敵人,正獰笑著向聯軍撲來。
信玄緩緩抬起布滿血絲的眼睛,望向風雪中那座依舊巍然聳立的鐵壁雄關。關羽的刀,諸葛亮的計,張飛的焚,馬超的佯敗,趙云的奇襲每一次挫敗,都像沉重的鞭子抽打在他的尊嚴和理智上。損失慘重,糧草被焚,軍心搖搖欲墜。他知道,自己已沒有時間,也沒有退路了。
必須破關!不惜一切代價!
“驅趕他們,去填平城門前的壕溝,去撞擊城門。”
信玄的聲音冰冷無情。
“告訴守軍,不開門接納,這些人就是盾牌。”
櫻花士兵鞭打、驅趕著城外的百姓涌向鐵壁關城門。黑壓壓的人群在刀槍逼迫下涌向城門,絕望的哭喊聲撕心裂肺。此計之毒,在于無論守軍如何選擇,都陷入道德與戰術的雙重絕境,軍心士氣必將遭受重創。
城頭守軍看到這一幕,無不目眥欲裂。劉備悲憤交加:
“軍師,信玄無恥。百姓何辜啊!”
諸葛亮羽扇緊握,指節發白,眼中寒芒如電:
“信玄此計,毒辣至極,意在亂我軍心,迫我分兵或顯露破綻。然其算計,亮已有備案。”
早在聯軍合圍前,諸葛亮便已詳查鐵壁關一切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