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十點,陳大山步行到了市區(qū)北部的一片荒地!
這地方在很多年前有個土地廟,歷經(jīng)戰(zhàn)火坍塌后,留下了一大片空地。
建國后本想清理出來蓋個家屬院,卻又因為反對的人太多換了選址,只清理了一半便擱置了。
因為早已只剩一些地基石塊,和一些字跡都已模糊的石碑,連后來除四舊都沒誰想起這里的土地老爺。
陳大山一手拿著手電筒,一手拎著剛買的鐵鍬,依照熊志勇日記里的記載,扒開野草找了十來分鐘,終于找到了那塊殘破的石碑。
他抬頭看了看天上的星辰,找準方向一邊往正西方向走,一邊不住地用鐵鍬在地上敲!
“咚!”
聽到有些不同的聲響,陳大山眼睛一亮,當即停下了腳步:“就是這里!”
他用鐵鍬在浮土上挖了個洞,下面果然是一塊石板。
這石板已經(jīng)很久沒人動過了,上面草根密密麻麻,將土層都鎖成了一整塊。
陳大山想了想,找到石板邊緣,用鐵鍬順著切開四面,把上面的草皮完整揭起來放到了一邊。
石板很重,工具也不稱手!
他又是用鐵鍬把子撬,又是用手搬,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挪開。
石板剛被撬出一條縫,一股霉味混雜著泥土腥氣便從下面鉆了出來。
陳大山屏住呼吸,猛地發(fā)力將石板掀開到一旁,露出了一個半米見方的洞口!
手電筒的光芒照亮了下方臺階,里面黑黢黢的深不見底。
他在洞口關掉手電筒,在洞口蹲著等了一陣,又劃燃幾根火柴丟進去觀察了一下火苗,才小心翼翼地順著臺階往下走。
足足走了二十多層臺階才到底!
不過這地底密室雖挖得深,卻是相對粗糙,應該是以前的人躲避戰(zhàn)亂和存放糧食的地方。
手電筒的光束掃過,照亮了墻壁上斑駁的夯土,以及那十幾個長條形的大木箱。
箱子大多都是樟木做的,表面刷的紅漆早已褪色,但仍然能看出當年做工十分扎實。
陳大山走到木箱前,發(fā)現(xiàn)鎖扣早已銹死,干脆掄起鐵鍬柄砸了幾下。
“哐當”一聲,鎖扣崩開了。
一片金光閃爍!
足足九個大箱子,每一個箱子里的東西,都是金燦燦的晃眼睛!
金銀首飾為主,還有不少小黃魚。
翡翠、瑪瑙、玉石各占一部分,用塑料布和油紙包裹防潮的古董字畫只有一箱半。
其中有一尊小臂高的金佛,渾身都鑲滿了寶石。
還有一套螺鈿套奩,配上整副珠翠,瞧著至少是古代公侯夫人級別的物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