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主說的有理,楊平,錯的又不是你,要走也是他們走?!?/p>
因著顧悅一番話,本就心中有怨言的一些族人立刻站在了楊平身邊,隱隱與楊啟等人有了對峙的意味。
“族長若是不能服眾,那就該換人?!?/p>
“這些年,他們這些為官的做什么都可以,明明是我們跑商拿銀子供養(yǎng)他們,但是他們可曾念著我們半點好?”
“他們平日里拿著銀子去跟同僚喝酒吃肉,偏生要說是為了仕途,可平日里見了我們,眼高于低,恨不得把我們碾入塵埃,憑什么?”
“就是,不行就分家,我倒是要瞧瞧,離了我們他們能有多能耐!”
多年來的怒氣仿佛找到了宣泄口。
他們口口聲聲的公平,源自于不為官者的供養(yǎng),可卻沒有半個人感恩,這個中關(guān)系又怎么可能不失衡?
但是走上仕途的,也是牢騷滿腹。
“我們平日里謹(jǐn)小慎微,與那些人周旋,難道沒有給你們行方便?”
“難道你們以為,就憑你們自己,那生意就能做得如此順當(dāng)?”
“就是,你們出的是銀子而已,我們要還的那都是人情世故,那是銀子能衡量的嗎?”
“夏蟲不可語冰,與他們這些市井小民爭辯有何意義!”
兩方吵得面紅耳赤,不可開交。
“都給我閉嘴!”
楊啟怒吼出聲。
“你們看看自己現(xiàn)在的樣子,還有沒有做長輩的德行?”
“讓下頭的孩子瞧著你們這般,有樣學(xué)樣,你們是想就此葬送楊氏一族嗎?”
楊啟這番話讓眾人冷靜了不少,目光都落在了站在不遠處自己的兒女身上,一時間都沉默了下來。
為人父母,有很多時候做出選擇并不單單是為了自己,也是為了孩子的將來。
“楊族長何必在這里危言聳聽?”
就在楊啟以為自己還能掌控大局的時候,顧悅突然幽幽地開口。
“據(jù)我所知,楊平的小兒子天生聰慧,過目不忘,本來應(yīng)該進族學(xué)好好培養(yǎng),可是這些人……”
顧悅笑著伸出手,點了點剛才念到名字,有確鑿罪名在身的幾個人,看著他們低下頭去才再次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