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拖著紙箱,走出傾注了我五年心血的寫字樓。
這時手機響了,是一個陌生的號碼。
“請問是陸川先生嗎?我是量子躍遷的法務總監,我姓李。”
量子躍遷?
我們公司的頭號競爭對手?
掛了電話,我沒有立刻回復他們。
我走到書房,從一個極其隱秘的角落里取出了一個加密硬盤。
連接電腦,輸入一串長達三十六位的復雜密碼。
硬盤解鎖,一個名為【星塵項目追蹤報告·機密】的文件夾靜靜地躺在那里。
這里面,是我三個月來的心血。
沒錯,早在顧星澤空降之前,我就盯上了這個所謂的【天才開源項目】。
我大學輔修過信息安全,對這種突然爆火、背景成謎的技術框架,有著職業性的警惕。
我花了整整三個月的時間,在互聯網的蛛絲馬跡中追蹤星塵的源頭。
我點開文件夾。
里面是長達三個月的追蹤記錄,有ip地址溯源,有代碼提交者身份偽裝分析,還有數不清的論壇匿名發言截圖。
里面的人,用代號討論著一個計劃。
一個利用30的法律病毒,設下開源陷阱,來絞殺競爭對手的計劃。
他們給這個計劃,起了一個代號,叫“美人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