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晨光微熹時分,趙晗已至軍器監的大門前。
大周的軍器監分為弓弩院、甲作、劍作、火藥作四個部分,整個軍器監內約摸五千余人。
穿過三重崗哨,來到甲作院,撲面而來的是一股灼熱的鐵腥氣。
三十余鍛爐一字排開,爐膛里的炭火燒得通紅,數名鐵匠們赤裸著上身奮力掄著鐵錘。
鐵錘起落間,火星如雨點般飛濺,鐺鐺聲連綿不絕。
“趙大人!”甲作院的監官王大人顛著小碎步迎了上來,臉上掛著諂媚的笑容。
昨日朝堂之事,他亦有所耳聞,躬身作揖后,試探道:“不知大人親臨,有何示下?”
趙晗眸光在四周環顧一圈,溫聲道:“不知這里最好的鍛工是誰?”
王大人聞言,當即抬手指向不遠處一個正在鐵爐前巡視的老者。
“回趙大人話,就是那位老鄧頭,祖上三代都在甲作院為匠。”
“只怕整個大周也找不出比他更精通鍛鋼之術的人了。”
趙晗微微頷首,大步流星地來到老鄧頭身前。
王大人連忙跟上,笑瞇瞇的開口介紹道:“老鄧,這位是趙大人,官家身前的紅人。”
官家身前的紅人?
趙晗蹙了蹙眉頭,這話怎么聽著有點奇怪……
老鄧頭停下腳步,看趙晗一眼后,畢恭畢敬的作揖行禮。
“小人見過趙大人,不知趙大人尋小人有何貴干。”
趙晗將絹冊遞到他身前,老鄧頭忙擦了擦手,滿臉疑惑的接過看了一眼
漸漸的,他眼神逐漸清明,臉上還帶有幾分驚訝。
王大人見狀,忍不住伸長脖子想要窺看,“趙大人,這是什么好東西?”
趙晗答道:“稍作改良的鍛鋼法罷了。”
“哦?趙大人竟然還懂這些,讓下官也瞧瞧。”
說罷,王大人湊過去和老鄧頭一道看了起來。
約摸半柱香時辰后,老鄧頭原本緊皺的眉頭漸漸舒展,抬頭直視趙晗,拱手道:“小人愿盡力一試,只是……成敗尚未可知。”
趙晗輕輕一笑,“王大人方才還與我說,鄧老的鍛鋼之術在大周無出其右。”
“若連鄧老都束手無策,此事只能就此作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