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朕與你們一同商討立儲之事。”
趙禎聲音不疾不徐,卻在垂拱殿內激起一陣無形的波瀾。
韓章與薛溥二人相視一眼,臉上不約而同的閃過一抹詫異。
若按往日,陛下不是推三阻四,顧左右而言他,就是火冒三丈,拂袖而去。
可今日,竟要和他們一起商議!
幾位老臣垂下眼簾,心里不停的盤算起來——陛下難不成是在試探他們?
“薛卿,依你之見,諸多宗室子弟中,有誰可堪大任?”
趙禎面容平淡,直直盯著薛溥。
薛溥心下一驚,手中玉笏微微顫抖著,“此等大事,還是當由陛下圣心獨斷。”
“韓卿,你認為該當如何?”
韓章余光瞥見英國公張輔正朝自己悄悄搖頭,他謹慎答道:“老臣只知食君之祿,忠君之事。”
“陛下天縱圣明,無論擇哪位宗室賢才立為太子,老臣必當肝腦涂地,效忠陛下,輔佐太子!”
“無論如何,還望陛下早立太子,以定國本!”
“好個圣心獨斷!好個食君之祿,忠君之事!”
“你們屢次逼朕立儲,如今朕問你們該立何人。”
“你們倒好,一個個又都說不出個確切人選!”趙禎負手而立,目光如刀,緩緩掃過殿內一眾朱紫大臣們。
這時,工部侍郎柳行志敬環顧四周后,開口道:“陛下,昔秦始皇,廢長子扶蘇,立胡亥,導致秦朝二世而亡。”
“縱觀古今,多少朝代更替,都是因廢長立幼而引起。”
“邕王在一眾皇室宗親中,既年長,又素有賢明,臣以為該過繼邕王立為儲君!”
此話一出,不少已經站隊邕王的大臣面色陰晴不定、
五城兵馬司指揮使吳勇,滿臉不屑的瞪他一眼。
“柳大人此言差矣,唐太宗不是嫡長,照樣開創盛世。”
“陛下,臣以為,該立兗王,兗王才能出眾,這些年也為朝廷立下了不少功勞!”
寬大的袖袍下,趙禎緊握雙拳,面上仍舊不冷不淡。
“諸卿可還有賢才要舉薦?但說無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