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噼啪~噼啪~”
火焰不停跳動,燭光隨之閃爍。
伴隨著細微的聲響,蠟燭升騰起一陣黑煙
蔣干隨手抄起案幾上的銅針,挑了挑蠟燭的燈芯。
將過長且碳化的燈芯去除后,青煙緩緩熄滅,火焰也趨于穩定,不再繼續閃爍跳動。
不過相較于蔣干的閑然自得,麋芳此刻心情復雜、五味雜陳。
在入冬的季節,額頭冒出一層豆粒大小的汗珠子,正順著鬢角不停向下流淌。
面對蔣干的勸降,麋芳陷入天人交戰。
今時今日,到底與歷史上的情況,多少有些不同。
麋芳盡管猶豫,但最終卻遲遲無法下定決心。
歷史上,好歹是傅士仁先投降,然后來勸說麋芳一同投降。
有了傅士仁“開頭”,麋芳就不算是首開惡例,心里的負罪感沒那么大,甚至可以進行一番自我安慰、自我說服。
但這次不同,沒有類似的角色開頭,麋芳心里多少有些過意不去。
時間一分一秒流逝,眼見糜芳久久無法決斷,蔣干知道該亮出底牌了
“子方兄,汝妻、子都在荊州呢,你難道不想與他們團聚?”
蔣干不緊不慢,拋出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
此前借道荊州時,魏延率軍追擊千里,俘獲大量劉備陣營的家眷,其中就有糜芳的妻兒。
“他們如今過得怎樣?”麋芳聞言急切追問。
“不算好”
麋芳臉色大變,卻見蔣干又道:
“也不算壞。”
“子翼兄何意?休要跟我繞彎子!”麋芳有些急眼。
“我主仁義,自然不會苛待他們。”蔣干隨意道:“但他們也不是啥功臣,自然也不會格外厚待,總之就跟普通百姓一樣唄。”
“分點耕地,自己養活自己。”
蔣干故意沒說麋芳家人過得很好,一直被周瑜厚待之類的言語。
一方面,事實就是如此。
另一方面,麋芳家人過得很好,反倒不利于勸降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