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沒有那個意思,就是一時嘴快,也是習慣了先問您的意見,興許是乍一回到府里,還需要適應適應吧。”
老太太不置可否,她大約也知道盛紘擔憂什么,自已養著真真他心里犯嘀咕,說話稍不注意話里就把心里的想法帶出來了。其實又有什么好擔心,自已既然愿意為他謀劃,就不會再去把給他的東西再搶回來給真真,選中真真就是一個“緣”字罷了,她都這個年紀了,還有什么心力去爭權奪勢?這盛府再過十年也還是他盛紘的盛府!
老太太輕嘆一聲,盛紘聽到了,想到老太太這么多年為他、為盛府的付出,愧疚和感動一起涌上心頭,“母親選了這個院子,可想好叫什么?”
老太太低吟一聲,“就叫“草堂”吧,樸素些,也寧靜些,最重要是有自然的氣息,聽著就讓人覺得這是一方世外桃源。”老太太說說還笑了起來,她是真覺得自已這名字取得好呢。房媽媽在后面也忍不住勾起嘴角,老太太是個促狹的,連自已住的院子都調侃。
盛紘是真沒想到老太太還能這么有童心,竟想取名叫“草堂”,這要是個別院什么的,盛紘也就隨她去了,這府里的院子叫這名,草率了些,他可不想孩子們以后來給老太太請安,都說去草堂給祖母請安,知道的好,不知道的還以為他盛紘虧待嫡母呢。“母親取的這名字確有種超脫世俗、追求自然的生活境界,但您住的院子這名字還是不能草率了,兒子這有一名字,叫“壽安堂”,取自長壽安康之意,您看怎么樣?”
“都好!都好!就聽你的,壽安堂,是個好名字。”老太太自從養了真真,性子越來越像年輕的時候了,有時候就愛逗逗人,看好大兒緊張的樣子,老太太覺得甚是有趣。
盛紘送完老太太再回到前廳去,人都已經散了。盛紘指著旁邊打掃的一個女使,問:“夫人、姑娘們都去哪了?”
“回主君的話,大娘子回了主院去,大姑娘和五姑娘跟著呢,二少爺去東側院,三少爺去西側院了,林姨娘帶著四姑娘、六姑娘在前院客房先住下了。”
“衛姨娘去了哪間客房?”
那女使給盛紘指了路,盛紘就直奔明熙的房間去了。盛紘走到明熙房門前,就聽到里面有說話聲傳來,“古人有云:“女子亦能頂天立地。”花木蘭便是這句話的最好詮釋。她以女兒之身,行男兒之事,不僅為家族爭光,更為國家立功。她的故事被廣泛傳播,就是要激勵一代又一代的女子,勇于擔當,自強不息。”
“阿娘阿娘,花木蘭是怎么做到握刀如握筆的呀?我握筆久了都覺得累,她拿著大刀上陣殺敵,她是怎么做到的?”明蘭低頭看自已的小手,心里被花木蘭的毅力震撼。
“因為花木蘭有堅定的信念,她有家國情懷,有責任感和使命感,她意識到自已的行動關乎國家的命運和家人的安危,因此她毅然決然地選擇了代父從軍,走上了戰場。她還有面對挑戰的勇氣,有視死如歸的精神,并且她還能日復一日的刻苦訓練,堅持不懈地學習謀略,所以她才成為了智勇雙全的花木蘭,能名留青史。”
“可是木蘭是女子,女子不應該是恭敬賢淑的嗎?即便要做名垂千古的女子,也該是謝道韞和卓文君那般的有才女子啊。”這時候墨蘭提出疑問,船上數日的相處,讓墨蘭和明熙變得親近起來。
花中四君子
“佳人如玉,非唯才情卓絕足以耀目,更需心堅如磐,志存高遠。女兒身,亦能撐天立地,不輸須眉。世間萬物,皆有其道,女子之道,在于自強不息,非依附之木,乃獨立之松。四姑娘,明兒,你們都應該知道,才情乃錦上添花,而內心的堅韌與穩定,方是立世的根本。你們知道花中四君子吧,就猶如寒梅傲雪,不因冬寒而改其志;又如幽蘭靜谷,自有一股不屈不撓之芬芳;又宛若翠竹臨風,節節高升勢不可擋,謙遜中展現堅韌之姿;或恰似秋菊傲霜,金不與春花爭艷,不張揚、不炫耀,堅韌中綻放淡泊與高潔。所以我希望你們無論身處何方,境遇如何變遷,唯有內心強大,方能以不變應萬變,風雨無阻,笑看人生。”明熙說話時堅韌的眼睛直視著兩個姑娘,她真切的想將話中的意思準確傳達給她們。
“可是,女子重名聲,怎么能脫離世俗做自已呢?”墨蘭把話聽進心里,但仍覺得有疑問,最近半年,她所接受到的教育和林噙霜說的全然不同,墨蘭想從書上找答案,想從盛紘那里找答案,現在,她也想從衛恕意這里找答案。
“不是脫離世俗,我們都是紅塵中人,并不能真的隔絕外界的紛擾聲音,但是你們要有一顆堅強而穩定的心。這樣你們不需要依附任何人,也能活出自已的精彩。才華只是加分項,但真正的力量來自內心的堅定和自信。你們要明白,不管外界環境怎么變化,只要你內心足夠強大,就能應對一切挑戰。你們不需要因為外界的看法而改變自已,只要自已是開心的,旁人說什么便不重要了。”
墨蘭一直看著明熙說話,在離開揚州之前,她從來沒有與衛姨娘接觸過,只知道她是明蘭的小娘,也知道阿娘不喜歡她,墨蘭之前從來沒有注意過她。可上船之后,她覺得自已會在不知不覺中被衛姨娘吸引,她有很久沒有想念阿娘了。
明熙撞進墨蘭的眼睛里,她看到這個姑娘清澈的眼眸,這是求知的眼神,似乎還有一些困惑,明熙的心突然柔軟起來,“四姑娘,你還小,未來還有很多時間去想這些話中的真意,不急于一時一定要得到一個答案,遵從自已的本心。”","chapter_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