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坤和楊婕的弟弟楊拙聊了一會,發(fā)現(xiàn)這位今年剛剛上大一的年輕人,居然真的對他相當崇拜。
這種崇拜的情緒,在向坤通過感知來進行判斷的情況下,是做不得假的。
而且他還找到了向坤之前在街上偶遇、意外擒下那通緝犯時,路人拍下的一部分視頻——沒有拍到他擒拿控制通緝犯的畫面,只拍到了他坐在警車上的情形。
向坤估摸著有張倩的幫助,他應該已經(jīng)把自己公開的信息查的差不多了。
向坤通過對楊拙的認知模型,大概知道他應該是有一種“發(fā)現(xiàn)了一個很厲害的人、但其他人都不知道”的感覺,至于崇拜感,應該是覺得向坤能輕松做到很多他想做卻做不到的事,比如輕松地通過觀察“推理”出各種信息,甚至能猜到其他人所思所想,還有著很強的“武力”,能夠在需要的時候“見義勇為”等等。
說白了,其實就是把向坤yy腦補成了他自己想要成為的人、想要學習的人。
對大部分人來說,這種情況,只要和腦補的目標接觸一段時間,自然而然那偶像的形象就幻滅,崇拜感就消失了。
不過聊了一下,向坤卻發(fā)現(xiàn),楊拙所腦補的方向……還真都沒錯。
甚至于,向坤比他所腦補的,還要強得多。
所以今天在餐桌上,看到向坤展示了那有些匪夷所思的觀察和分析能力后,楊拙更是有一種強烈地、想要跟著向坤學習的沖動。
在猜到他想法后,向坤有些無奈,他的那本事可沒法教啊,何況他剛剛展現(xiàn)的那推理“理論”,本來就是扯淡的。他雖然也是有不停的引導性訓練,有自己的認知體系和思維方法,但基礎是依托著他那變異、進化后的身體和大腦。
就好像他在賽道上開著911gt2rs刷圈,下車后旁邊的小迷弟眼冒星星地問:“我要怎么才能開到那種圈速?”
他只能說:“該轉彎的時候就轉彎,直道就油門猛踩。嗯,首先你需要一輛911gt2rs。”
何況向坤開的還不是911gt2rs,他開的是披著車皮的宇宙飛船。
這怎么教?
但這個念頭冒出來后,向坤發(fā)現(xiàn),對于如何訓練、提升其他人的觀察和推理能力,自己還真的秒出了幾套方案。
他現(xiàn)在可以對任何事物建立認知模型,之前他甚至建立過基于某首歌的認知模型,從而用最快的速度找到基于自身水平最合適的方法,將這首歌演繹出來。
那之后他也發(fā)現(xiàn),如果他現(xiàn)在想要訓練某項能力,比如歌唱、比如彈琴、比如射擊之類,可以先收集數(shù)據(jù)、資料,分析那項能力,建立認知模型,然后再通過認知模型來告訴他應該怎么訓練、怎么提升哪些能力細節(jié)——現(xiàn)在他在試圖掌握“御電飛行”的能力時,就是這么做的。
當然,他自己的能力認知模型,無法套用到楊拙或其他人身上,但卻可以根據(jù)對其他人的認知模型,來建立適合他們的能力模型,用以指導和幫助他們進行訓練。
很快向坤就意識到了這個方案的可行性,于是和楊拙聊天的時候,開始問他一些問題,從得到的信息,來建立一個針對他個人的感官、推理訓練模型。
“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是相輔相成的,后者指導前者怎么做,前者完成的程度,來決定后者計算的結果。如果沒有心理學的知識,如果沒有大量的練習、嘗試,沒有平日里足夠的積累和經(jīng)驗的話,你很難知道觀察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方面,收集哪些信息,也不知道觀察到的、收集到的信息有什么意義。”
向坤對一臉專注的楊拙說道:“打個比方,你知道你姐姐有什么習慣動作么?”
關注公眾號:
關注即送現(xiàn)金、點幣!
楊拙想了想,說道:“她在想事情的時候,很喜歡托一下眼鏡。嗯,如果遇到讓她震驚,或者是尷尬的事,她也喜歡做這個動作。”
向坤點頭道:“你看,這就是你觀察總結的結果,然后有這個認識后,你再看到你姐姐做這個動作時,就會收集到這個信息,然后借此判斷她是震驚、尷尬或是在認真想事情。
“比如你看一個人,看他平常有哪些細微表情和小動作,說真話時是什么表現(xiàn),說假話時又是什么表現(xiàn),進行總結以后,再進行觀察的時候,就知道要特別注意哪些細節(jié)了。就是一個系統(tǒng)學習,然后觀察、分析、總結,再觀察、分析、總結的過程,你不斷地迭代,判斷的準確性就不斷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