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化
他們沒有再另外找地方喝了,常彬也只是單純地想要找個人訴下苦,發泄一下,目的已經達到了,并不需要真的喝醉。
本來常彬是想讓向坤把車開回去的,但向坤表示這樣回頭還要想著什么時候他來開車,麻煩得很,自己打車回去就行。
送888現金紅包
關注vx
公眾號
看熱門神作
抽888現金紅包!
不過離開常彬家的地下停車場后,向坤卻并沒有立刻叫車,而是在路上溜達起來。
他要整理一下今晚在酒吧的實驗結果。
想到今晚唱歌時酒吧里眾人的表情,向坤不由得yy,如果自己現在出道混藝能界,估計現場表演可以收獲不少粉絲吧。不過隨后粉絲要是把現場視頻發到網上,估計會被網友臭罵……
要是自己在腦海里直接yy出一部電影來,是不是有辦法用“投影俱現”的方式,讓現場的人直接身臨其境地看到?甚至還能有一定的嗅覺、有觸感?超級真實5d電影?
不過想想還是不太可能,雖然“投影俱現”方式只需要眼神接觸一瞬間就夠了,并不需要一直保持,但影響卻還是有時間限制的,無法長時間保持影響。具體多久,向坤暫時還沒有詳細的實驗數據,但應該不會超過五分鐘。
嗯,若是一起在電影院看電影的話,那用“情緒同化”,估計可以讓整個放映廳的人都和自己進入同一種情緒,當然,前提是這部電影也能讓自己有情緒。
但只影響一個放映廳也沒什么意義,如果是演唱會影響范圍大一點。
做產品介紹的時候好像也可以,只要自己相信這產品very
good,就能讓客戶也覺得很好,然后心甘情愿地掏錢下單。
還可以說服投資人……
瞎yy了一會自己的能力應用范圍后,向坤把注意力重新放到能力本身上。
他將這種建立在“情緒同化”之上的加強和衍化后的能力,稱為“投影俱現”。
雖然“投影俱現”的具體形式,和郭天向的“建立自身恐懼投影”有很大差別,但肯定有從其血液中得到能力的影響,這一點從與人對視后,會反饋回來對方看到的畫面就可以看出來——他原本的能力,是做不到這一點的。
如果將人類的大腦比作電腦終端的話,那郭天向的“建立自身恐懼投影”,就是給目標終端發送一個指令,而后目標終端根據這個指令進行一系列處理(腦補),反饋回一個數據,讓自己這邊看到處理后“恐懼投影”。
向坤之前在酒吧里的“投影俱現”,則是先在自己這個終端把數據進行處理(情緒帶出的想象畫面),然后發送給目標終端,直接讓對方看到俱現后的投影,并且進行少量的處理(腦補),然后再反饋對方所看到的數據回來。
可以看出來,郭天向的“建立自身恐怖投影”,優勢是更簡單,更高效,數據處理都在目標終端,所以得出的結果與目標終端的兼容性更好,可以為目標終端全盤承認;缺點是傳遞的數據少,功能單一。
而向坤的“投影俱現”,則在想要目標終端得看到什么樣的投影上,有更大的主動權,更加的靈活多變;不過因為在兩個終端都需要進行數據處理,并且傳遞的數據也更多,所以整個過程相對較慢,兼容性(真實性)也相對要弱一些。
雖然找到了衍生的能力“投影俱現”,但向坤還是對沒能重現“建立自身恐怖投影”有些耿耿于懷,不知道問題出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