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鮫人,你今天得還我借的耙犁了。”
被喊得人一臉無語的說:“鮫人擅長織布,那是布坊的孫老太叫鮫人,我是蚌精,蚌精。”
“你還蚌精,我看你是杠精吧。”
“你!你個賣鞋坊的丹魚,話這么多!”
“哈哈哈哈哈!”
對于著這些名字,都是劉老師和她們大量閱讀古文和號子里的內(nèi)容,反復篩選的對應技能和角色,比如鮫人就是選自干寶的《搜神記》記載:“南海之外有鮫人,水居如魚,不廢織績。其眼泣則能出珠。”
再將會織布的孫奶奶賦予鮫人的角色,到時候統(tǒng)一提供相應的特色服裝,游客如果喜歡她編織的特色海洋裙裝可以購買會租借拍照,間接還幫孫奶奶增加了一筆額外的收入。
以沉浸式互動的方式,將體驗感拉到極致,而安忘憂之前想要的張著大嘴的扇貝垃圾桶,章魚八角燈,洗手的噴水鯨魚都在跟工廠的溝通中找到了對應的物件,可以說,只要上了島,就會以為進入了一個海上的龍宮世界。
為了增加體驗感,他們還設置了丹魚池等創(chuàng)意互動體驗,游客可以去踩紅色的可食用色素再上岸,暗喻他們從海中而來,選自《水經(jīng)注·丹水》:“水(丹水)出丹魚。先夏至十日,夜伺之,魚浮水側(cè),赤光上照如火。網(wǎng)取之,割其血以涂足,可以步行水上。長居淵中。”
而最讓安忘憂驚喜的物件,就是何叔和機械師們一起合力完成的作品——蜃。
身高近三米的裝置,依據(jù)古文記載:“蛟之屬有蜃,其狀亦似蛇而大,有角如龍狀。能吁氣成樓臺城郭之狀,將雨即見,名蜃樓,亦曰海市。其脂和蠟作燭,香凡百步,煙中亦有樓閣之形”進行了二次創(chuàng)作,整個機械裝置外形既復刻了傳說記載,同時還能吞吐煙霧,完全就可以跟國外機械大片里的裝置媲美了。
當它啟動的那一刻,所有人都沸騰了,好像某一瞬間,真的像海里面的神獸走到了陸地上,朝他們甩著身體。
“我天,安姐,我覺得這玩意好牛逼啊。”
“我也震驚了,但是我們放哪啊?”
安忘憂轉(zhuǎn)頭看著導演可麗,想想說:“我想放在入口處然后頭對著島,你覺得怎么樣?”
“正合我意,你是不是也想做一做那句’能吁氣成樓臺城郭之狀,將雨即見,名蜃樓,亦曰海市‘的文章。”
“我們本來就是個夢,是海市蜃樓不是更貼合嗎?”
“安總,可以準備轉(zhuǎn)行當導演了。”
“別別別,總導演,我可不敢。”
大家都被她們的對話逗笑,安忘憂就讓大家把小賀叔運來的云朵棉花放到稻田里,等忙完了,安忘憂卻讓大家先別走,他們還有一個環(huán)節(jié)。
“安丫頭,還有什么事啊?”
“頒獎儀式。”
“什么?”
“我們先一家家來。”
安忘憂先帶著大家走到新落成的貝殼外形展覽館前,喊了聲:“劉老師。”
島上的人并不知道安忘憂上次在小飯館錄音了他們的夢想,也不知道他們在改造什么,對于這座島他們的定位是做一些服務人員,培訓之后可能還增加了一些表演的工作,這些在其它游樂城他們也做過,穿著人偶服裝站在太陽底下一天一百塊錢。
他們沒想到的事,安忘憂想給他們一個驚喜。
劉老師莫名其妙的看著安忘憂,他之前見過這棟建筑,安忘憂說是一個叫什么地標的東西,就插在海邊,他也不知道是干什么的,突然讓他看著那個大貝殼,也不知道她是什么意思,卻見胡妮妮適時遞了個牌子給安忘憂,安忘憂舉起來念說:“特聘請劉裕先生為島上文化首席館長,頒發(fā)此證作為紀念。”
安排好的烏莉莉舉起強哥留下的相機,對著劉老師說:“劉老師,站在館前面啊,我得拍張您的合影。”
看著落成的館,劉老師的眼淚終究是忍不住了,嘩的流了下來說:“我求了一輩子,沒想到快死了居然還能夢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