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連兩日,難得的平靜籠罩著秦家村,仿佛前些時日的刀光劍影都已被厚厚的積雪掩埋。
后天就是大年三十,秦明正忙著做最后的布置。
現如今的秦家村,家家張燈結彩,一片紅火喧騰,將這寒冬臘月點染得生機勃勃。
臨近中午的時候,秦明來到了村口,迎接他岳丈范今。
其實早在幾日前,范娘就已經領著人要把她的父親接過來,然而老頭子暫時不肯走,說要和同鄉參加一個雅集,無奈之下,范娘只能獨自回來。
而昨天下午的時候,范娘再次過去的時候,這老頭執意要女兒先把他的書搬過去,他還要留宿一夜才會過來。
當時范娘回來的時候,足足雇了四輛馬車才把范今的書全部運來,總計一千多冊,把秦家村的人看了個目瞪口呆。
要知道,這年頭紙張很貴,且印刷術不成熟,基本都是書局手工抄寫的,價格很貴,一本就需要幾百文錢,這幾乎等同于一石米的價格!
不過范今的藏書很多都是他借來原書,自己謄抄的,還有一部分是秦明發達后給他的銀子買的,否則的話,就算他不吃不喝,這幾十年也絕對不可能有如此多的藏書。
只是看到這些書,秦明越發的心疼自己妻子范娘,倘若這老東西不是如此的癡迷買書,范娘也不至于吃了這么多年的苦。
雖然秦明對他的這個老丈人沒什么好印象,只是看在媳婦的面上,才會如此大方的資助他。
“爹來了!”
隨著遠處道路上一輛青布騾車緩緩駛近,站在村口翹首以盼的范娘欣喜地低呼一聲。
“見過岳丈大人!”
秦明這個時候也快步走了過去,從臉上擠出幾分笑容招呼道。
車門掀開,一個穿著洗得發白青色棉袍、身材干瘦卻腰背挺直的老者走了下來,此人正是范今。
他年逾五旬,面容清癯,蓄著幾縷花白的長須,眼神里透著讀書人特有的清亮和一絲不易察覺的執拗。
見到秦明,他臉上露出溫和的笑意,抬手輕輕拍了拍秦明的肩膀:“賢婿免禮。一路有勞掛心了。”
秦明他早就應承我了,您往后就安心留在咱們秦家村。活兒我都給您安排好了,就幫村里核核賬目、記記工分、寫寫文書。您要是想買書啊……”
她瞥了秦明一眼,笑意更深,“只管開口,家里有錢!”
“是啊爹,以后你缺錢花就從直接從家里拿,想買多少書就買多少書。”
秦明很豪氣的說道。